挑战既有的性别秩序需要从认识并超越两性二分的社会习性开始。在访谈中可以看到,大部分耽美粉丝的父辈仍然受限于僵化的两性划分习性,传统的认知模式并不认可男女二元之外的其他变奏形式。耽美文学作品往往将美的需求置于道德之上,并以或隐晦或公开的方式为同性欲望提供象征合法性,这对传统的性别习性依赖解剖学差别建立起来的观念原则是一种致命的打击。本应互斥的两极却可以打破性别秩序重新定义性别角色和社会互动,这扰乱了性别差别和劳动分工彼此互证的因果循环。在耽美作品中,两性二分与同性互斥失去了不证自明的客观性,这反过来对以性别区分为基础形成的认识模式提出了质疑,并促成行动者对认知模式之主观性本质的反思。
性别习性的变革需要相应的社会条件变化,社会条件的改变依赖文化形态的导引。耽美作品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可能性,这种文化可能性是建立在对纯粹爱情关系的想象之上的。在统治策略主导的两性关系中,以不平等交换为特征的象征暴力俯拾皆是。很多文学家和社会学家都认识到,唯一能够突破象征暴力统治秩序的交往形态是纯粹爱情。爱情的魔力可以软化坚硬的男性权力,“可使男人忘记他们与社会尊严相关的义务,颠覆统治关系。”不过,有关爱情的传统文学作品(也就是访谈中一再被提及的言情小说)所建构的文化可能性体现的更多是象征权力的暂停,而不是终止。有时这种爱情幻想的权力暂停又反过来加强了“男性中心的神话”。
耽美文学建构的性别秩序不满足于男性统治的权力暂时搁置,而是致力于呈现一种全新的文化构造。“强强联合”、“势均力敌”、“灵魂伴侣”、“纯粹而美好的关系”、“平等而对的感情”、“双向付出”都是对这种新型性别秩序的描述。新的性别秩序具有终结象征暴力的潜力,布迪厄所说的“非暴力的奇迹”只有在新的性别秩序中才有可能发生。耽美文学试图呈现的是超越男女性别二元对立区分原则的非工具化爱情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给予他人幸福的幸福”之上。这种纯粹的爱情关系实现了象征交换经济的最高形式,“这类交换的最高形式是奉献自我和身体,身体乃神圣之物,被排除出商业流通。”自我奉献与身体交换的不相容间接地赋予了纯粹爱情想象以颠覆劳动性别分工的潜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