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行为理论的奠基人是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J.L. Austin)。这一理论为语言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在奥斯汀的基础之上,塞尔(J. Searle)等人对这一理论进行发展,并于1975年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这一特殊的言外之力行为类型。他的出发点是:显性的言外之力可以根据施为动词来识别;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这三种主要句型通常表达各自的言外之力,即陈述、疑问和命令。由此,塞尔将这种与语句类型相联系的言外之力称为字面言外之力,而把不具备这种联系的言外之力称为间接言外之力(1988)。例如:
——Можете ли вы достать мне соль? 您能把盐递给我吗?
这是一个疑问句,其字面意思则是询问受话人是否具有递盐的能力,但在该句子中说话人往往想表达请求的意思,即请求受话人把盐递给说话人。这一请求是通过询问的形式发出的,这就是由间接言语行为表达的言外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是一种以言行事,通过另一种以言行事的表达方式间接实现的(J. Searle,1986)。塞尔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目的在于想要说明和解释下面两个问题:
1)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说话人在选用句式时如何表达出与字面意义不符的意义?
2)从听话人的角度来看,听话人在听到言语之后又是如何理解到说话人要表达的言外之意?
塞尔(1986)认为:有时说话人表述的意思与相应句子的意义不一致、有时说话人所指的既是他表述的直接意义,又是超过此意义更多的东西、说话人通过表示肯定的语句表达请求,在这种情况下,包含一种言外行为类型标记的句子,可用来实现另一类言外行为、有时说话人说出的句子,所指的既是他的直接所述,同时指的又是含另一种命题内容的另一种言外行为。由此,我们可以认为:(1)一句话中可能含有两种不同的言外行为;(2)两种不同的言外行为具有相同的命题内容。 塞尔(1986)认为间接言语现象实际上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