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职业院校路桥工程类专业课程包括理论课、实践课和理实一体化课程三类,但是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不少弊端。一是课程之间内容重复,造成教学资源浪费,比如《基础工程》和《桥梁工程》课程中都会涉及到作用与作用效应组合的知识点;《基础工程》与《工程检测技术》课程中基桩完整性检测都是重点,这就造成在不同课程中教师多次给同学们讲授同一知识点,既浪费资源,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依据传统的理论科目进行划分。多数情况都是一门理论课对应一门实践课,实践教学内容缺乏整体设计,实践项目多为零散、单独、相互之间没有关系的试验项目;不同科目的实践项目要么没有关联,要么内容重复,学生无法通过一门实践课程获取工作岗位所需的某一完整专业技能。三是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实践教学中,学生多为机械性重复规定的操作步骤,或者将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再现、重复和验证,几乎没有院校会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实训项目,进行自主探究;培养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缺乏创新性,创造力,毕业之后多从事低门槛、低薪工作。
2 实践基地建设与企业生产脱节
校内实践基地主要是政府出资兴建,平时的运营、管理维护都由校方负责,由于缺乏专业管理人员,设备使用时间集中且频繁,平时空置率高,维护不到位,造成部分设备损坏无法正常使用。为满足课程体系要求,校内实践基地的设置、购置的设备、开设的实训项目主要是一些基础性大众项目、验证试验,与企业不同岗位专业性需求不匹配,很多设备老化严重,跟不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的步伐,无法开出企业实际需要的项目,造成实践教学与生产过程脱离,教学项目与生产项目不匹配。
校外实践基地很多都是签个协议,或者挂个牌子,平时很少让学生参与实践,去也只是走马观花式参观。究其原因,一是在校期间学生到企业实践地基学习会产生额外费用,企业往往不愿意承担这部分费用,职业院校也没有这方面的专门经费。二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对路桥工程类专业,到企业一线实训是存在安全风险的,企业往往不愿意承担这种风险,学校也怕学生出现安全事故承担责任,故很少有院校会让学生在校期间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训锻炼学习。
3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很多职业院校的校内实践指导教师由专业教师兼任,没有受过专门的实践教学培训,也没有生产一线从业经历,不是双师型教师;由于职业院校没有科研压力,工作稳定,环境相对轻松,很多年轻教师入职后就不再钻研专业知识、更新知识体系,给学生讲授的都是大学期间所学知识,很多内容早就不符合当前企业岗位需求;也有些职业院校的实践指导教师是专职的,但这些教师教学中多处于边缘位置,在参加培训、职称晋升、学历提升时能够享受到的资源都少于专任教师。总体而言,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显然是落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