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自体心理学视角下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更新日期:2022-11-03   来源:   浏览次数:5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笔者通过对本校贫困生的档案进行查阅和分析发现,贫困生中父母均无或单亲家庭占贫困生总数的10%,父母有重病的占30%,父母务农下岗经济负担重的占25%

 
 笔者通过对本校贫困生的档案进行查阅和分析发现,贫困生中父母均无或单亲家庭占贫困生总数的10%,父母有重病的占30%,父母务农下岗经济负担重的占25%。对本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纵向对比研究发现父母均无对人际关系敏感和精神病性影响显著;单亲家庭对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精神病性影响显著;父母重大疾病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强迫、恐怖、躯体化、精神病性等因子影响均显著;父母务农下岗、经济负担重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强迫、精神病性等因子影响均显著。在个体访谈中对贫困生所描述心理状态的词语进行词频分析发现“压力、迷茫、担心、自卑、信任”等词出现的较多,而在谈及成长经历中“单亲、留守、不幸、孤独”常会被提及,在访谈中也会观察到他们会出现相对较多的回避、退缩、敏感行为。我们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归纳如下,并通过自体心理学的视角来理解他们呈现出的心理特点。
1.较低的自尊水平
自尊是在早期养育中通过被照顾、被爱、被肯定和认可而形成的,个体可以感受到自己是被接受的、被欣赏的、被爱的,特别是当个体展示出某些有关自身价值的事物的时候。根据自恋发展的理论,孩子在共生感觉消退后需要通过夸大自体(grandiose self)和理想双亲影像(idealized parental imago)来保持自体感。如果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忽视、冷淡回应、敌意、过度批评等态度的回应,孩子就会缺乏价值感和被重视的感觉。如果夸大自体和理想双亲影像这两者发展的不够好,就会导致自体结构出现极大的脆弱性,很难维持自尊、自体-统整和自体-连续感。
回溯贫困生的成长经历,会发现其中有大部分可能存在早期养育的缺乏。由于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或经济条件所困,很多孩子从小就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由祖辈或其他亲戚抚养。而如果替代抚养者的“镜映”不充分,孩子会表现出思念、渴望父母,感到孤独、被忽视,更加不良的则是成长环境的频繁变动,养育者的批评责骂,还有因为缺乏关心而造成的儿童虐待或性侵等伤害。这些创伤性的经历都使得孩子在没有得到应有的确定自体感的镜映回应时认为是自己不好,同时也会否认一些正向积极的感受,使得个体处于低自尊水平,缺乏自我效能感,也影响着对于未来的抱负水平。科胡特(1971)开始相信,这种对于积极认可的需要(即被镜映的需要)对健康自尊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为了有效地发挥自尊功能,还为了达到更高形式的自恋,这在人类对于文明所作出的贡献中是如此重要。
2.敏感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信任、安全、亲密和共情的基础上的。理想化自体客体需要是感到与钦佩他人相连接,产生一种平静、抚慰、安全、有力量或有激情的体验,它和我们需要与我们信任的某人融合或亲近有关。理想化自体客体包括两个功能:一是抚养者给痛苦的孩子提供平静、安抚的功能,二是作为理想人物,给年幼孩子提供安全感和受到保护的感觉。如果孩子对理想双亲感到广泛地失望,就会出现:一是安全感减弱,同时会阻碍对于焦虑、恐惧、攻击情绪的调节能力;二是孩子没有好的榜样去认同和发展组织结构;三是会存在空虚感以及和理想他人建立关系的深切渴望。孪生自体客体需要是对相似性的需要,表现在兴趣和才能上的相似性,同时还有被另一个与自己一样的人所理解的感受。它可以帮助孩子在青春期建立同一性,获得联盟感和归属感,也可以成为个体发展内聚性自体的补偿机会。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自体心理学视角下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下一篇: 自体心理学视角下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