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幼儿园教育中的束缚
 
更新日期:2022-11-07   来源:   浏览次数:7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成人规划的前台生活在幼儿园,人们并不习惯于将小朋友们称呼为学生,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幼儿园内默认的关系。一些学者指出,学生往往代表

 
 (一)成人规划的“前台生活”
在幼儿园,人们并不习惯于将小朋友们称呼为“学生”,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幼儿园内默认的关系。一些学者指出,学生往往代表文化缺陷和社会地位的差异。这种缺陷和差异使教师意识到他们是有意识的教育者和管理者,他们的责任是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需求,并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行为规范和环境要求的人。
建立一个总的目标是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教育活动,以确保教育目标的成功实现。然而,在实际幼儿园的课堂生活中,这些规程构建出的“框架”往往容易将幼儿规束在其中导致陈规变得呆板。可以看到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与幼儿根据幼儿园的规章制度进行活动,这些活动大多数由成人主导开展,也因此容易营造出忽视幼儿使幼儿陷入被动地位的环境。
在幼儿的“前台生活”中,这些规章制度构成了幼儿生活习惯的向导和指引,它们的制定可以将人的动作平稳地放在原始“预设”的轨道上,并可以测量行为偏差、偏差程度以及基于轨迹的适当校准。规章制度的设定是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可以支撑的条件和保障。在老师们看来,纪律对于学龄前儿童和班级生活非常重要,他们总是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幼儿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起,教师将为幼儿进行日常常规的培训。园长也将以定期或抽查的方式进入班级中去了解监察各个班级的常规培养。
(二)森严的规则
《常规》是由幼儿园管理者与教师一同制定而成,与幼儿园的更加抽象普适的规则相比,在班级活动中的规则则显得具体且细致:比如在课堂上幼儿想要回答问题时必须先举手、又或者是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擅自离开座位将需要和教师报告。这些零零散散的规矩每个班级来说不尽相同,但核心仍旧是幼儿在教师的规定下去进行被限制和引导的活动。
在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环节里教师常常会在开始前说“提问之前要把小手举高高。”或者是“等小朋友们都安静下来我们再请那个最乖最听话的发言。”这样的场面在幼儿园司空见惯,教师往往出于管理的需要对幼儿进行一种下达式的命令,这些命令被经过韵律化的包装改编成口令。它们具有简单性和可重复性,就像是执行过程中的一种仪式,来使幼儿们停下之前的玩耍状态快速进入到“前台”中来。
教师表达的目的是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并通过口令的请求使幼儿为即将开始的教育活动的规范做好准备。这样的口令并不是单单指哪一个儿童而是面向整个班级来实施。在幼儿园课堂生活的“前台”,教师强调规范性和集体性,因此,幼儿在“前台生活”中被强调的更多的是群体形象而非幼儿的个性特点。作为个体的幼儿并不在这个团体中凸显出来,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被安排好在各个角色里的“表演性质”的幼儿形象。
(三)压抑的自我
“一种行为,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以纯粹的形式表达,将逐渐失去其内涵上的意义;且与实际的行为则相去甚远。”况且幼儿的心理特点注定了他们无法长期保持符合教师们制度化的期待的行为: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自我中心理论,7岁以下儿童的心理“自我中心”状态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活动等各个领域普遍存在。
在这样一切都设定好并且标准化模式化下的幼儿们的表现也单纯是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做出来的,就比如在提问时面对教师问出的诸如:好不好?是不是?知不知道?懂不懂?等问题幼儿们往往会不假思索的配合教师们的提问给出“好、是、知道、懂”等回答,他们不一定是真正的了解了这些提问的内容,很可能只是单纯的附和,根据老师的期望回答老师。当然,他们口中未经思索的回答并不一定代表他们自己的想法。因此,幼儿们是否有意见分歧是值得怀疑的。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幼儿园教育中的束缚

下一篇: 幼儿园教育中的束缚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