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这个名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周朝,当时是指国立学校,与现代的“国学”概念完全不同。现代的“国学”概念发源于日本,主要指与“洋学”相对立的本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有一批立志救亡图存的留日学生,把这一概念引入了中国。现代意义的“国学”主要指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其相关的知识结构。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国学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其中,“经”指四书五经,即传统的儒家经典;“史”指正史、方志、地理等历史性记述;“子”指先秦诸子百家;“集”指各种诗文汇编。这四类汇集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经学,这是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与理想追求;史学,这是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坚持;诸子,我们也可以称做’子学’,这是中国人的思想与生存智慧;文学,这是中国人的人生情怀与咏叹。”由此可以看出,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接者,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形态,它更是一种价值形态,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载体。因此在成人高等教育中,国学在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功能。
(一)虚心、谦退促其生
关于生存,老子认为要“尚柔”和去物欲。其中就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虚心和谦退。如“上善若水”,认为水是至善至柔之物,“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还有“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把“柔”和“生”等立,认为人在世界上生存的前提是得秉持虚心、谦退的态度。
关于物欲,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提出“为腹不为目”的主张。“为腹”指基本的物质需求,“为目”则指物欲。基本的物质需求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底层需求即生理需求。老子这句话的观点在于人只要填饱肚子就行了,感官、游乐等私欲会让人的身体受到伤害,最好摒弃。
只有秉持虚心、谦退的处世态度,摒弃与自身能力不相符合的物欲,我们才能真正地享受生的乐趣。
(二)仁爱、诚信促其友
孔子很重视诚信,《论语》中有很多相关论述。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 语·为政》),认为诚信是为人之本。“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认为诚信是治国之本。与人交往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等。同时诚信也是孔子哲学“仁”的一部分。“仁”是孔子人生哲学的核心。他认为“仁”即“爱人”,要做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即为人恭敬、对人宽容、待人诚信、做事勤敏、施惠于人。其核心就是对人友好,这样就能收获别人的尊敬和信任,也就拥有了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