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改革风暴席卷了社会各界,英国的高等教育逐渐走上了历史舞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纽曼认为“大学是一个推动探索,使各种发现得到不断完善和证实的地方,是使轻率鲁莽也变得无伤大雅,使错误通过思想与思想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碰撞暴露于众的地方”。显然,纽曼认为大学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地方,而普遍知识作为大学的核心,其概念,特性以及种类方面对包容性皆有所体现。
(一)普遍知识的内涵
首先,普遍的知识是一种手段。在纽曼看来,普遍的知识“会演变成为一种技艺,终而成为一个机械的过程,会有实际的成效”,这种成效会反映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此时的知识可以简单称为实用知识。其次,普遍的知识本身也是一种目的。“知识本身具有某种理智的本性,是通过感官能够领悟到的东西,是表明了对事物的看法的东西。它看到的又远不止是可以感知到的,它能一边观察一边对观察到的东西进行推理,能将观察所得形成观点”,因此普遍的知识表达自身并不仅仅靠阐述,而是靠推理,这样的“知识内部含有一种科学或哲学的胚胎”。再次,“一旦知识提升到科学形式,它也是一种力量”。“它不仅仅自身卓越不凡,而且无论这种不凡之处会是什么,它远不止是知识,它具有自身以外的结果”。
为什么在纽曼看来,普遍知识是一种手段、一个目的和一种力量呢?知识是一种手段表达了知识本身就具备实用性,知识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工具。因此功利主义主导下的科学知识与实用知识必然成为普遍知识的一部分。既然纽曼无法彻底否认知识具有实用性的意义,也就间接地承认已经沾染了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气息的大学“并不是智慧的自然栖息地”。可见,纽曼的知识观中实用知识与古典知识已经碰撞出了火花。而纽曼所真正强调地是,大学需要实用性知识,因此大学很少能够培养出天才。但是大学不能因此而放弃对于智慧的追求,因为普遍的知识之中是含有智慧的萌芽存在,智慧的种子很大意义上需要根植于博学的土壤之中,大学无可厚非正是最肥沃的博学土壤。正因如此,大学不应放弃对于智慧的追求,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以心智培养为目的的古典知识理应在大学中得到重视。手段与目的之上的知识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超脱于知识自身,源于宗教信仰。这三者之间看似有悖论存在,但是若细细探究则可以发现,纽曼试图在碰撞之中为每种知识的存在找到一个合理的依据,试图让三者完整地融合于普遍知识的概念体系之中。手段赋予了科学知识价值,目的赋予了古典知识价值,而力量也赋予了宗教道德知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