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碎片化传播”的本质内涵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信息碎片化”是指把系统性、完整性的信息分割成诸多部分或零块,这是一个不断解构和分散的过程。它是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而产生的,是互联网技术和人类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产物。而“信息碎片化传播”则是指完整系统的信息、知识通过诸如微博、微信和抖音等微媒体平台的再次分割和加工而不断传播的零碎的、分散的描述形式。在现实生活中,“信息碎片化传播”的特点表现为信息发布主体的去中心化、信息传播范式的多样化、信息发布内容的随意化和信息受众的广泛性等,具体现象包括意见领袖间断性对社会现实问题发表片段性的言论、媒体平台上的博主们间接性地针对某一领域进行知识科普、普通网民们以百余字发表简短的生活影音图片等,导致大量快餐式和条目式的信息产生,并且缺乏严谨的逻辑性。当代大学生身处网络空间和现实生活的双重场域,在学习之余,利用零散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碎片化阅读”、“碎片化追剧”已经成为普遍的生活状态,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学生逐渐以琐碎化、简短化和碎片化的语言反应日常生活,文字、表达和思维能力的深入发展受到挑战,长此以往,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856年,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蠢的物质力量。”而信息碎片化传播就是当下时代的新事物,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方式,满足了人们的当下需求,另一方面则导致人们的价值观迷茫、思维方式弱化、认知结构弱化等负面结果。总的来说,“信息碎片化传播”是指因时代发展、社会转型、传播方式和人类需求改变,诸多媒体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找准受众人群,将完整的信息分割,不断生产零碎信息的制造和传播过程。这是一个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下不断打破完整、关注局部、消解意义和生产虚浮的过程,是对人的本质和独立精神的挑战。
(二)“信息碎片化传播”的产生缘由
1.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促使信息井喷式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再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和转变,自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1986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等实践活动促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开放程度和科技发展都大踏步赶上了国际发展速度。现代人获取信息的渠道从单一的课堂、社区、广播电台、电视广告、书籍报纸等渠道转向互联网以及各类新型媒体平台和APP等。当下的人们一睁眼就置身于“信息王国”中,从国内信息到国外讯息、从日常吃住到旅游消费,这个“王国”时时刻刻都在制造和传播信息,信息数量以几何级数递增和扩散。
2.社会阶层分化致使学生对待信息的思维不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因为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和资源分配不均衡而不断分化,不仅表现为生活理念、社会关系、消费方式的逐层分化,更深刻影响人们接受和处理信息时的思维方式。“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比如,身处社会上层的大学生,因为物质基础、教育资源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占据了社会优质资源,获取的信息方式通常是某一领域的一手信息和系统的书籍、从信息的来源上就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而且长久以来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使其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对于信息的辨别能力较高;而来自社会中下层的学生迫于学习和生存的压力,更多着眼于快速获得有效的信息以得到更好的上升机会,而获取这些信息的方式通常都是周边社会关系、公众号、知乎等方式,而且其中的信息冗杂且经过不断加工,如何从中筛选出真实有效的信息则需要再花费时间,因此对待信息的思维更多出于信息是否便捷快速和真实有效。
3.互联网企业的博弈促使各类新媒体平台涌现
各大互联网企业针对不同群体的现实需求和自身盈利的规划,开发出形式多样的新媒体平台,同一类媒体平台又包括不同的信息频道,均旨在获得最大流量的关注度,占据更多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盈利,成为博弈的赢家。比如针对美妆、电影、购物、旅游、考研和雅思等爱好者开设的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针对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学科的学生开发出高校贴吧、论坛和各类手机APP等,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发布3—10分钟的简短视频或百余字的文字内容,而且没有时空限制,为大学生获取、传播信息和发表言论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也是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环境,他们身处互联网公司创造的种类丰富、眼花缭乱的信息“万花筒”中,还未及时思考各类碎片信息的正确性和科技的适配性就已经被互联网公司创造的社会环境裹挟着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