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在谈及国家民族是一种地域性关系认同的时候,还强调了人们如何从共识中构建一种心理上彼此接纳的、想象的共同体。 (5)而在现代媒介社会中这种“想象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ies )已经被典型化为一种技术重塑的赛博空间部落,即籍由各种社交介质连结起来的一种以知识传递、情感分享、话题讨论、意义探寻为主要内容的心理集群。(6)这种群体完全摆脱了地域和社会关系的实在化结构关联,形成了一个个超越时空、自发聚集式的信息群岛。声音传播因其有别于谋面等近距离亲密式接触的非在场特征,无疑更具有超脱于实体的特质想象效应。语音社交则是通过声音这一非具像化媒介而搭起心理与行为共同体的现代社会传播潮流。
1.共识召唤:硅谷精英的标签式圈层文化渗透
语音社交其实并不是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它只是科技产品对传统社交渠道的重新包装而已。在此之前,就出现过YY语音、米聊、Soul、音遇、吱呀,跟风的亦有对话吧、Clubhorse、Capital Coffee、Now等等类Clubhouse的音频社交平台,但唯独Clubhouse能够一骑绝尘,笑傲于迅速勃兴的、你方唱罢我登台的语音社交大市场。究其原因,它是一种精英圈层主动设计、严密组建,以设计共识召唤出来的商业产品。正如法国当代现象学的领军人物马里翁所指出的那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现象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的全部,究其本质,它不过是被呼唤者对呼唤者的一种回应,或者说,Clubhouse的异军突起是硅谷精英们慢热8个月之后,用其标签化圈层意识对实在界的一种成功的符号改造。
所谓“圈层”(ring layer)原来是一个地质学中的概念,泛指地壳、地幔、地核等内部结构和大气、水体、生物环境等外部结构,后来这一概念跨界进入人文社科的研究领域,成为诠释社会结构、文化传播、经济布局等问题的标识性概念。一般来说,人类社会中的圈层是动态分布的,它包括圈层内关系结构、内部关系的外延拓展与社会化、外部因素的内渗与被社会化等三个维度。(7)圈层文化就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断追求个性自由、张扬与众不同而又寻求一定的精神共识背景下诞生的。圈层文化的形成前提是兴趣,即具有相同趣味、爱好的人们构想出一个精神的共同体,并逐渐向外扩展,寻求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的认可。社交媒体的发达强化了这种圈层文化的迅速形成与对外扩张,或者说,特定群体为了建构身份认同、抒发交流情感本身就可能产生一种社交媒体平台。Clubhouse的横空出世、大受追捧就是一个典型的圈层化、标签化的文化“趣缘”共同体建构并使之社会化的过程。Clubhouse实际上是去年3月才发布其运营消息的,最开始它仅仅在硅谷科技极客的小圈子里流行,到去年12月初,Clubhouse的用户也只有60万人,属于那种不温不火的小众化心理集群。今年以来,由于Clubhouse大肆推广其高层面、精英式、科技化的圈层文化,逐渐吸引了非科技圈子的大量实力用户涌入,这包括Drake等知名音乐人以及一些社会活动人士。在其高雅沙龙的标签被社会认可之后,clubhouse的用户数猛增到了200万人。布尔迪厄在详细分析了法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各阶层的消费习惯、消费文化后,指出了“品味”是一种区隔的手段,也是身份的表达和地位的彰显,各个阶层都通过不同的消费方式折射出来的“品味”相互区别,并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Clubhouse正是利用了硅谷精英、商界领袖等在其中透露出的消费品味,向社会传递了其颇具吸引力的圈层文化,从而实现了对成功人士的归拢与聚集,同时进一步否定、颠覆、批判其他平台的社交圈层文化,完成了其从标新、扩容、模仿到风行的社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