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利用好“拔节孕穗期”,扣好青年的“人生第一粒扣子”,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评价高校育人实际成效的关键指标。然而,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转型时期的折射和影响以及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日趋加重,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大学生价值观也呈现着复杂多样的图谱,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思想多元、价值模糊、道德边界不清,理想信念不坚定的现象,如何做好青年学生的价值引领,贴近学生实际开展工作,提升价值引领效果,撒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盐”,补足理想信念的“钙”,将成为了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探索的重要内容。
1.传统课堂教学形式无法打破“输出-接收”机制
传统的课堂教育通过文字符号传递知识和价值观念,课堂教学中的“主知主义”以书本和教案为本,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重结论轻过程,局限于知识传授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的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独立性思想启发2,尽管课程思政改革以来,翻转课堂等形式的探索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互换,更加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度,但依旧无法摆脱文字符号作为核心的价值传递媒介带来的传递效度困境,固有的“输出—接收”机制依旧是如今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理论输出被学生被动接收,缺乏真实场景体验的理论传递,或反向汇报式的自主性学习缺乏理论温度与真实感,进而无法完全实现价值观的浸润与根植,死记硬背替代真情实感,导致价值引领效果不佳。
2.网络思政虚拟局限无法畅通“反馈-调整”机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学生年龄结构的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3。可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化和引领方面扮演角色的重要程度。但网络的虚拟性局限却也限制了“反馈-调整”机制的有效发挥,网络空间的无限延伸使网络作品的受众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影响效果更大,但即时互动的缺失和反馈延迟也造成了无法根据受众的即时反馈调整价值传递手段和策略,进而影响受众对于价值观念的深度接收和完整消化,片面理解、信息失真等现象也因此层出不穷,造成价值引领偏离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