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医药卫生 » 正文
拔牙矫治对AngleⅡ1错成年女性面部软组织正貌的影响
 
更新日期:2024-01-04   来源: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浏览次数:24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近年来,随着正畸技术的迅速发展,成人正畸所占比例明显上升,尤其是成年女性。以往的研究多着重于软组织侧貌的改变,[1][2]较少考虑正畸矫治对软组织

 
近年来,随着正畸技术的迅速发展,成人正畸所占比例明显上升,尤其是成年女性。以往的研究多着重于软组织侧貌的改变,[1] [2]较少考虑正畸矫治对软组织正貌的影响。在患者的自身评价与社会交往中,面部正貌的接触机会远多于侧貌,面部软组织正貌的改变更值得我们去探讨。然而,部分成年女性患者对正畸拔牙矫治后是否会出现颧骨突出而导致面容苍老,还有部分患者十分关心拔牙矫治能否达到瘦脸的效果。那么,拔牙矫治到底会给成年女性患者带来怎样的变化呢?本研究旨在通过直接活体测量法[3]测量矫治前后软组织正貌美学指标的改变,探讨拔牙矫治对AngleⅡ1错牙合成年女性患者面部软组织正貌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并完成矫治的AngleⅡ1错牙合成年女性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拔牙组30例,平均年龄为(25.8±2.3)岁,非拔牙组21例,平均年龄为(24.3±2.8)岁,两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5)。患者纳入标准为:① 已无生长发育潜力的AngleⅡ1错牙合成年女性;②骨性Ⅰ关系;③均角或低角;④拔牙组的拔牙模式为拔除上颌两个第一双尖牙和下颌两个第二双尖牙;⑤既往无正畸矫治史;⑥无先天缺牙、多生牙、埋伏牙等。
1.2 正畸矫治:所有患者均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排齐整平牙列,拔牙组利用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矫治结束后均能建立前牙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双侧磨牙及尖牙均为中性关系。拔牙组平均治疗时间为22.5个月,非拔牙组平均治疗时间为17.2个月。
1.3 数据采集:首先用彩笔在患者面部定点,再用直角规和弯角规测量矫治前后面部正貌软组织标志点的线距。测量项目及标志点如下:
N:软组织鼻根点
Zy:颧点,即颧弓上向外侧最突出点
Sn:软组织鼻下点
UL:上唇缘点
LL:下唇缘点
Sto:口裂点
Ch:口角点
Go:下颌角点,即下颌角向后外最突点
Sm:颏上点,即颏唇沟最深点
Me:软组织颏下点
面部软组织正貌测量项目及定义
测量项目 标志点 定义
面宽 Zy-Zy 左右侧颧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下颌角间宽 Go-Go 左右侧下颌角点的直线距离
口裂宽 Ch-Ch 左右侧口角点的直线距离
形态面长 N-Me 软组织鼻根点至颏下点的直线距离
鼻下颏下距 Sn-Me 鼻下点至颏下点的距离
唇高 UL-LL 上唇缘点至下唇缘点的直线距离
上唇长 Sn-UL 鼻下点至上唇缘点的直线距离
下唇长 LL-Sm 下唇缘点至颏上点的直线距离
颏高 Sto-Me 口裂点至颏下点的直线距离
测量时体位为:患者端坐,表情放松,两眼平视前方,使眼耳平面与地面平行,后牙轻轻咬合使下颌处于正中牙合位,双唇自然放松。
可信性检验:以上测量项目均由同一个人完成,包括定点及线距测量,每个线距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拔牙组与非拔牙组矫治前后面部正貌美学指标的改变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用两独立样本成组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拔牙组30例成年女性矫治前后面部软组织正貌测量值的变化见表1 。由表1可见,AngleⅡ1错牙合成年女性患者经拔牙矫治后,N-Me、Sn-Me、Sn-UL、LL-Sm 、Sto-M、Ch-Ch增大,UL-LL减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y-Zy、Go-Go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拔牙组矫治前后软组织正貌测量值变化(±s)
测量项目(mm) 矫治前 矫治后 变化量 t值 P值
Zy-Zy 137.82± 2.70 136.71± 2.04 1.09± 2.28 1.76 0.08
Go-Go 118.27± 2.49 117.01± 2.35 1.25± 2.01 1.90 0.06
Ch-Ch 45.00± 1.72 46.31± 1.67 -0.80± 1.54 -2.46 0.02
N-Me 127.20± 2.87 129.29± 2.85 -2.09± 1.62 -3.43 0.00
Sn-Me 68.72±2.78 69.68± 2.93 -0.97± 2.01 -2.16 0.04
UL-LL 23.03± 1.98 20.81± 2.86 2.21±1.50 3.78 0.00
Sn-UL 23.54± 1.69 24.59± 1.58 -1.04±0.95 -2.34 0.02
LL-Sm 17.66± 2.76 18.38± 2.33 -0.72± 1.79 -2.49 0.02
Sto-Me 43.78± 1.75 44.84± 2.02 -1.05± 1.49 -3.24 0.00
注: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非拔牙组30例成年女性矫治前后面部软组织正貌测量值的变化见表2。由表2可见,非拔牙矫治后各测量指标无明显变化,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非拔牙组矫治前后软组织正貌测量值变化(±s)
测量项目(mm) 矫治前 矫治后 变化量 t值 P值
Zy-Zy 138.19± 2.11 137.82± 2.20 0.37± 1.74 0.98 0.37
Go-Go 118.91± 2.73 118.10± 2.56 0.80± 2.07 0.68 0.50
Ch-Ch 45.70± 1.14 45.99± 1.31 -0.29± 1.27 -0.50 0.61
N-Me 127.51±3.93 128.76± 3.62 -1.25± 2.76 -1.86 0.08
Sn-Me 68.57± 3.73 68.96± 3.20 -0.38± 2.34 -0.71 0.48
UL-LL 21.04± 2.75 20.63± 2.89 0.41± 2.75 0.64 0.52
Sn-UL 23.29± 1.95 23.96± 1.61 -0.67± 1.20 -0.69 0.49
LL-Sm 18.15± 1.31 17.81± 1.49 0.33± 1.45 0.92 0.37
Sto-Me 45.48± 2.66 45.97± 2.61 -0.48± 2.47 -0.31 0.75
注: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拔牙组与非拔牙组组间变化量比较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组间比较中仅Sn-UL、LL-Sm、UL-LL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拔牙组与非拔牙组组间测量值变化量比较(±s)
测量项目(mm) 拔牙组变化量 非拔牙组变化量 t值 P值
Zy-Zy 1.09± 2.28 0.37± 1.74 0.04 0.96
Go-Go 1.25± 2.01 0.80± 2.07 0.77 0.44
Ch-Ch -0.80± 1.54 -0.29± 1.27 -0.82 0.41
N-Me -2.09± 1.62 -1.25± 2.76 -0.91 0.36
Sn-Me -0.97± 2.01 -0.38± 2.34 -0.96 0.34
UL-LL 2.21±1.50 0.41± 2.75 3.31 0.00
Sn-UL -1.04± 0.95 -0.67± 1.20 -2.14 0.03
LL-Sm -0.72± 1.79 0.33± 1.45 -2.59 0.01
Sto-Me -1.05± 1.49 -0.48± 2.47 -1.07 0.28
注: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容貌美一直是正畸医生致力追求的目标,正畸矫治后面部软组织的改变一直以来也都是学者研究的热点,且成年女性患者更关注于软组织正貌的改变。目前,国内外对正畸拔牙矫治前后软组织面部正貌改变的报道不多, Perkins[4]等人的研究认为拔牙矫治后上下唇红的厚度降低, Wholley C.J[5]的研究发现拔除四颗前磨牙矫治能引起上唇高度增加。此外,还有研究报道正畸拔牙矫治能使口裂宽增大或减小[6] [7]。
临床上,正畸治疗主要通过颌骨及牙齿的改建和移动来达到软组织改善的效果。本研究中,无论是拔牙组或非拔牙组,面宽及下颌角宽在矫治前后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了正畸拔牙矫治并不会引起颧部变突,且拔牙矫治并无瘦脸的效果。因为成年女性患者此时的面部宽度生长发育早已完成,而正畸矫治对牙弓和上下颌骨的影响较大,对面宽度无明显影响。但从均值上看呈减小趋势,且拔牙组较非拔牙组变化更为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在正畸矫治期间,由于疼痛不适等因素导致患者饮食习惯的改变,加之拔牙后牙齿数目的减少,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咀嚼效能的降低。根据肌肉最先发生退化的不平衡退化原则,咀嚼肌发生功能性退化,脂肪组织减少,从而引起面颊部软组织轻度变薄 。口裂宽为双侧口角点之间的距离,其宽度与切牙位置、倾斜度密切相关。本研究中两组矫治后口裂宽均增大,两组增加量分别为0.80mm和0.29mm,但两组间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口裂宽度的增加不受拔牙因素的影响 。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拔牙矫治对AngleⅡ1错成年女性面部软组织正貌的影响

下一篇: 拔牙矫治对AngleⅡ1错成年女性面部软组织正貌的影响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