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建构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素框架
 
更新日期:2022-11-14   来源:   浏览次数:9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高职学生可持续能力的要素在时间维度上包含适应当前和面向未来两个维度,在空间上包含职业需要和个体发展需要两个维度,并且这两部分是在环境、社会可

 
 高职学生可持续能力的要素在时间维度上包含适应当前和面向未来两个维度,在空间上包含职业需要和个体发展需要两个维度,并且这两部分是在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一)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要素
1.基本品性
育人重在育德,品性是育人之根。从古希腊的德行教育到当下的素质教育,从孔子的礼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对人的培育中,始终围绕着品德教育。这是教育永恒的命题,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人作为社会构成的最根本的要素,其品德高低始终是衡量社会发展的第一指标,更是构建理想社会的基础。所以,教育的一大任务便是育德。夸美纽斯在《大教学法》中提到,要“先培养主要的德性,如慎重、节制、坚忍与正直。”这与我国传统社会对君子品性的理解相近。在我国社会的传统文化中,素来看重君子。君子品性,其内涵包括自强、慎独、克己、宽人、诚信、谦虚、忠实的品性(史少博,2018)。“慎重得自于良好的教导,如分辨事务的差别及其相应的价值”、“在邪恶尚未占据心灵前,及早培养德行(夸美纽斯)。”优良品性不是生而有之,而是可以通过教诲、引导、约束等方式加以培育。学生个体的意识、行为和发展都与品性相关,品性作为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源”,是居于中心地位的,并对个体的其他方面产生影响。
2.职业能力
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弥合企业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成为高职教育的普遍共识,以职业胜任力为主要内容的核心能力成为研究重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提到,核心能力是“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集中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的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至于受到本人所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欧盟的观点则是运用母语交流的能力、运用外语交流的能力、运用数学与科学的能力、信息和交流技术、学会学习、人际互动与参与社会的能力、创业家精神以及文化表达能力和文化意识等八个维度的综合。我国劳动部门对核心能力的界定,也有八个方面,分别为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和外语应用等。诚然,人的全面发展并不等同于职业发展,片面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过分注重职业胜任力的培养,不足以支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但职业能力对于高职学生解决短期内(毕业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最直观的评价指标。
3.发展能力
一般来说,学生发展指的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发生的积极变化。Byler等学者将“大学生发展”定义为学生在自我认同、心理健康与学业成就等方面获得的积极提升。Miller和Prince认为大学生发展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体应对挑战能力的提升,更加主动和互助地胜任复杂的任务。邹勤将其具体化为智力能力要素与心理能力要素。本文基本认同这些专家的研究,但同时提出应增加对行动能力要素的关注。高职学生经过学校培养,在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不断进步和提升,实现了从入学到毕业的价值增值,体现了高职学生积极的成长过程,这一成长过程不仅仅是心智上的,更是行动力层面的。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高职学生的发展能力指的是个体产生的想要持续获取这种提升、成长的内在需求和动力。通过发展能力的培养,高职学生的个体综合评价,不再局限于入学前和毕业后的静态对比,而真正将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到实处,为学生未来的进步、成长蓄存不竭的动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建构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素框架

下一篇: 建构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素框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