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奥尔巴赫的历史透视法与摹仿学说
 
更新日期:2022-11-14   来源:   浏览次数:10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在《摹仿论》中,奥尔巴赫的方法主要是对文学的历史解释,即分析文学话语与其环境的一般社会文化条件之间联系的可能性。他认为,批评者的任务是通过某

 
 在《摹仿论》中,奥尔巴赫的方法主要是对文学的历史解释,即分析文学话语与其环境的一般社会文化条件之间联系的可能性。他认为,批评者的任务是通过某种艺术成就来解读集体精神世界(univers mental collectif)的迹象(signes)。在他后期的诗学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理性化结构(organisation rationalisable)在社会文化历史中的一连串迹象,这两个论点是相互联系的。他从被研究的文本中发现了一种文学之外的演变,这种演变的方向具有一种连续性,即越来越明确地试图达到一种具体的普遍(univers particulier),但这种演变可能与意识形态或社会力量相冲突。从古典时期和古典主义以来的文体分立(niveaux stylistiques)趋势既反对以但丁为高潮的形象现实主义(réalisme figuratif),也反对从十五世纪开始、在左拉的作品中突显的朝现代现实主义(réalisme moderne)的转折。
奥尔巴赫作品的关键点首先在于视野的整体性,以及认识到实际处理被研究作品过程中固有的选择性。这也是文体学(stylistique)这一路径必须付出的代价。文体一词的用法不容忽视:在奥尔巴赫的笔下,它既指对语词精确的选用(特定文学手法的标记),也泛指文类限制,这种限制和固定的“修辞-话语”实践相绑定。因此,所有这些突出了某一特定美学的文体条件,以及最明晰的感性条件,这种条件包括了与社会文化状态密不可分的品味(goût)。另一个需要注意的事实是,奥尔巴赫的这种方法具有绝对的不可化约性:它既不是要在上层建筑和文学之间建立因果关系,也不是要将其简化为经济关系。奥尔巴赫的方法同文学史、心理或传记批评都有着明显的不同:要之,透过作品,使他感兴趣的绝不是作者。总体而言,这是一种相当冒险的批评,可能得益于一种要求与其他艺术相比较的美学,但至少确为一种表现出相当天才的、且具有深刻建设性的阅读,尽管它衡量的是文学的精神和形式条件,而非为每一部作品描绘出独一的色彩。
通过《摹仿论》,奥尔巴赫最终其实向我们展示出∶文学追求真实的途径即摹仿。但奥尔巴赫所提出的现实主义摹仿理论暗含对古典主义摹仿理论的反拨。柏拉图的摹仿说把文学看作幻象,目的是将诗人驱逐出理想国,而奥尔巴赫认为这不是真正的摹仿。他认为,摹仿本质上以对人类和历史真实,即政治经济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观察为基础,现实主义应当建立在文体混用的基础上。《摹仿论》中探讨的其他问题,例如文体混用背后的犹太传统与基督教传统、以但丁《神曲》为转折而兴起的文学的向下性、西方文学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等等,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石上的。在对古典文学的分析中,奥尔巴赫认识到,当下社会逐渐作为历史问题存在着,而语言与文学中对立并交织的,不止是荷马与圣经这两大传统,更有真实与意义,理性与历史,现实主义与悲剧形式,文学的自由与人的独立。
此外,这本书对非专业的文学爱好者也比较友好,可读性极强,因为书中并没有严密且庞杂的理论体系,而仅以文体分用与文体混用的区分统摄全书。文体分用原则与文体混用原则的区别,背后是古典文明与基督教文明世界观的差异,反映在文学上,表现的则是不同的现实感,这个差异在荷马史诗与圣经之间已见端倪。文体分用原则有等级差异,但表现的更为和谐,崇高是崇高,滑稽是滑稽;文体混用原则强调人类的平等,任何地位的人都有其上帝创造的尊严,所以文学表现得更有张力,崇高与滑稽,善与恶往往共处一身。在书中,奥尔巴赫详细论述了文体分用和混用,以及文学如何表现日常生活及其严肃性。总体上来看,奥尔巴赫是认同基督教文学的文体分用原则,认为这个原则更体现文学模仿现实的能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奥尔巴赫的历史透视法与摹仿学说

下一篇: 奥尔巴赫的历史透视法与摹仿学说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