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网红”现象的学理分析
 
更新日期:2022-11-15   来源:   浏览次数:10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网红的概念及特征1.网红的概念所谓网红,也就是网络红人,可译为internetcelebrity。2015年,网红成为年度流行语,而对于这一概念的解释,学界

 
 (一)“网红”的概念及特征
1.“网红”的概念
所谓“网红”,也就是“网络红人”,可译为“internet celebrity”。2015年,“网红”成为年度流行语,而对于这一概念的解释,学界一直没有统一的界定。《咬文嚼字》对“网红”一词给出了相对广泛的定义,“网红”即被网民追捧而走红的人,是网络时代的产物。《2016年中国网红生态研究报告》中指出“‘网络’红人”是指具有个性化魅力的个人,通过借助各种互联网媒介(社交平台、视频平台等),在与网民的互动过程中,通过极强的互动能力吸引大批粉丝关注而走红的人。”“网红”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网红”仅仅是指因为网络走红的人,而广义的“网红”不仅指人,也包括物。本文主要研究狭义上的“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2.“网红”的特征
随着资本和科技的助力以及“网红”营销模式逐渐成熟,“网红”逐渐从舞台边缘进入大众视野,呈现出新的特征。
“网红”呈现专业化的特征。随着人们审美观的不断提升,对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红”对行业领域的深入研究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比如美妆博主“程十安”,凭借在美妆方面熟练的技术,向粉丝科普护肤知识,传授美妆技巧,关注人数急剧增加,“带货”能力也随之提升。
“网红”互动力强。互联网有非常强的“去中心化”特点,每个用户都可作为网络系统中的一个节点,节点之间彼此可以自由链接,这为“网红”和粉丝提供了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条件。比如红极一时的网络直播,粉丝可以与“网红”实现实时互动,通过送礼物,或者建立超话、粉丝群,拉近双方的关系。
“网红”呈现出娱乐化特点。从最初的网络写手,如“南派三叔”、“天下霸唱”等,再到后来博客的开通,图文并茂模式的兴起,不断突破传统的“网红”模式,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不断发展,“网红”发展也进入了泛化的时代。GIF动图、视频、Vlog等多种娱乐形式也丰富了起来。
“网红”的目的动机呈现商业化特点。“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从“网红”的发展趋势来看,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内容输出,背后所隐藏的商业动机逐渐显现,而“网红”也并不是一个个体,其背后通常存在着一个庞大的推手团体。比如红极一时的“代古拉K”、“办公室小野”,它们都属于洋葱视频团队运作的网红。
3.“网红”现状分析
网红的年龄及学历构成。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80后网红占比54.0%,成为年龄分布中占比最大的一部分。“网红”的受教育水平也呈现出高学历的趋势。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77.6%,硕士及以上学历达到了14.6%。这说明“网红”的年龄构成较为成熟,且呈现出了较高层次的知识储备和专业化水平。
“网红”领域占比分析。随着“网红”规模扩大,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微博“网红”主要领域前五位分别是搞笑幽默(8.8%)、时尚(6.9%)、美女帅哥(6.5%)、娱乐明星(6.4%)、美食(5.3%)。可见网红领域以泛娱乐类领域最多。
“网红”打造平台。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为“网红”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且随着直播平台、社交平台、音频平台、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等多平台之间打破垄断,多元联合,使得“网红”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孵化难度也有所降低。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网红”现象的学理分析

下一篇: “网红”现象的学理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