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逻辑内涵
 
更新日期:2022-11-16   来源:   浏览次数:9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也逐渐发生时代变化,三全育人的提出本质上是新时代的历史方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也逐渐发生时代变化,“三全育人”的提出本质上是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集中体现。全面和系统理解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科学内涵,必须坚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理念,从空间思维、空间生产和空间联合等维度科学把握其逻辑内涵。科学把握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逻辑内涵,应当注重深化空间思维的发展意图,形塑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新发展秩序”;应当注重强化空间生产的基本内容,描绘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新发展图谱”;应当注重凸显空间协作为结构的实践指向,涵养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新发展动力”。
第一,强化空间思维为标志的发展意图,形塑高校学风建设的“新发展秩序”
“事物在哪里发生对于理解它们如何以及为什么发生是很关键的”。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要强化空间思维的发展意图,从空间中“获得信息、获得动机、获得灵感”,实现“三全育人”下对高校学风建设“新发展秩序”的形塑和重构。具体地说,就是将空间观念融入高校学风建设的架构之中,以空间视角去观察和思考,用空间思维去描述和表达,让解决学风建设问题的空间路径成为可能。
首先,把空间作为观察的角度。“遮蔽我们视线以致辨识不清诸种后果的,是空间而不是时间。”当前高校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习无用论”、“实用主义”等问题都是片面的思维认知造成的。人们不仅能直接感知到高校学风建设指涉的多维空间,整体把握不同空间的育人价值,还能进行空间比较,反思不同学风问题的空间特质,以及在不同空间呈现的不同样态。其次,把空间作为理解的向度。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从“历史-社会”的二元认识论出发,关注本体论视角下学风建设的主体性间问题。“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风建设要求重新建构“空间-时间-社会”的三元认识论,考察主体与空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形塑“趋向过程、以人为本的容纳能动性和新的可能性”的新发展秩序。
第二,强化空间生产为主导的基本内容,描绘高校学风建设的“新发展图谱”
马克思说“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要素”。空间生产既是空间中的物质生产,也指空间本身的生产,是空间结构和价值的双重生产。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本质就是发掘空间的生产和建构意义,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学风建设系统内各要素在空间中的重置或重构,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空间结构。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进步,高等教育呈现多维、动态、复杂的时空构序。高校学风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原有育人空间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布局难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空间诉求。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亟需用一体化空间思维来厘清学风建设空间的育人范畴及相互关系,增强学校政策配套和制度约束衔接,在空间生产中构建学风建设的新发展格局。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逻辑内涵

下一篇: 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逻辑内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