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海外最早关注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俄罗斯《诗经》翻译历经百年历史,形成了兼具中俄民族特色的多版译本。诗经的俄译情况分为三个时期:1)俄国沙皇时期(18世纪—19世纪中叶);2)苏联时期(1917-1991);3)俄罗斯时期(1991至今)。1882年著名汉学家王西里(В. П. Васильев)于圣彼得堡出版了《汉语文选第三卷释读》——以教学为目的的《国风》篇章翻译研究专著,开启了俄国《诗经》翻译的篇章。苏联时期涌现了阿列克谢耶夫(В. М. Алексеев)、施图金(А. А. Штукин)、费德林(Н.Т. Федоренко)、李谢维奇(И. С. Лисевич)等汉学研究者,《诗经》俄译本趋于成熟,开始走入俄罗斯大众的视野。其中施图金1957版《诗经》译本不仅被认为是第一部俄文全译本,也是欧洲第一个韵体全译本。苏联解体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俄罗斯人民对中国文学及传统文化的兴趣愈加浓厚,以克拉芙佐娃(М.Е. Кравцова)、孟列夫(Л.Н. Меньшиков)为代表的俄罗斯《诗经》研究者汲取世界诗经学的最新成果,从历史、文化、哲学等角度重新解读了部分诗歌意义。
本文选取在俄罗斯广为流传的施图金《诗经》全译本。这一翻译工作贯穿了施图金的一生,在此期间他曾遭受牢狱之灾,病痛折磨,但始终以坚定的意志和极高的专业素养完成了这一全译本,最终由苏联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施图金版《诗经》全译本直接从中文翻译而来,既注重节奏,也重视音韵;在充分尊重汉语原作的基础上,努力寻求汉、俄之间相似的语言表现形式,以缩小异文化理解偏差,被同为汉学家的费德林成为“第一流的译作”,是海外《诗经》翻译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