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滋养
 
更新日期:2022-11-16   来源:   浏览次数:8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赫胥黎的精英文化思想受到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与博雅教育的影响。人文主义(humanism)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理论体系,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

 
 赫胥黎的精英文化思想受到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与博雅教育的影响。人文主义(humanism)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理论体系,“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类的人性尊严,提倡宽容的世俗文化,反对暴力与歧视,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并发展成为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历史悠久。自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起,就尊崇贵族式的人文主义,主张由少数具有罗马公民身份的人来管理城邦,强调人的自我认知与能动性,就像在德尔菲神庙上刻写的名言:“认识你自己”。因此古希腊时期就注重对人的博雅教育,即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整全人”为目标的教育。后来古罗马的西塞罗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教育思想,他主张:“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也要培养独立的人格。”古罗马时期在传统的语法、修辞与逻辑基础上加入了音乐、算术、几何和天文,合称为“七艺”,形成博雅教育的基本体系。这“七艺”“体现了学识与人在精神、心灵上的联系,被公认为智慧的基石。”这也是“学习其他专门技术的重要基础”。 到了中世纪,人性受到基督教的压抑,人文主义遭遇黑暗期,但随后十四、十五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以彼特拉克、莎士比亚等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冲破基督教和封建统治的束缚,高扬人文主义旗帜,重新召回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对人性的尊崇,高喊出“人是万物的灵长”、“人是万物的尺度”等口号,之后启蒙时代的培根和卢梭更是将人文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人文主义也成了西方知识分子根深蒂固的精神传统,而这种人文主义是带有浓重的贵族精英气息的,这种精英气息很大程度上是受近代以来的博雅教育的影响。英国教育家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一书中认为“博雅教育是对人的心智的培养。”后世学者则拓展了纽曼的定义,加进了提升文化修养的成分。在《什么是博雅教育》一书中,金博尔指出:“个人主义、平等主义、文化横贯了博雅教育的各种观念以及人们谈论博雅教育的各种方式。”金曜基在《大学之理念》一书中指出,这种博雅教育的着眼点在“人”,“西方古希腊以来的博雅教育的内涵都旨在培养‘通人’或‘全人’。”杨福家在《博雅教育》一书中认为“博”就是要既学习科学又要学习文史知识,培养思考能力。雅即道德修养的培育,“做人第一,修业第二。”正是这样的培养会思考、有道德的整全人的博雅教育思想培养出了西方众多德才兼备的精英知识分子,如近代的阿诺德、现代的艾略特、利维斯等,他们身上都有着这种贵族式的精英气质,赫胥黎也同样如此。
赫胥黎从小就生活在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氛围之中,其祖父是英国著名科学家、《天演论》的作者托马斯·赫胥黎,其外叔祖是著名诗人马修·阿诺德,他的父母与兄弟姐妹都是精英知识分子。他在英国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接受了最全面而权威的博雅教育。而且赫胥黎最终在牛津大学获得了文学一级荣誉学位,这些都使他具有一种绅士风度的精英知识分子气质。1937年他移居美国,他的思想与欧文·白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有某种契合之处,白碧德反思并批判了传统人文主义的以培根为代表的过分的科学与以卢梭为代表的过分的浪漫气质,提出了一种主张平衡、和谐的新人文主义思想。他指出:“人文主义者在极度的同情与极度的纪律与选择之间游移,并根据调和这两个极端之比例的程度而变得人文。”“人是一种注定片面的造物,然而人之成为人文的,只在于他能战胜自身中的这个命定之事,也只取决于他所达到的调和自身相反美德的程度。”而这种“调和”就是一个寻求平衡的过程,赫胥黎也有类似观点。与传统人文主义过分夸张人的能力与地位不同,赫胥黎主张“平衡”(balance),主要是人的平衡,人的平衡包括灵与肉的平衡、感性和理性的平衡、道德与伦理的平衡等,温菲尔德·罗杰斯( Winfield H. Rogers)在《赫胥黎的人文主义》(Aldous Huxley's Humanism)一文中指出:“赫胥黎认识到,人的全部要素并不能在某一特定时刻全部发挥作用,他恳请我们热情地过平衡的生活,希望人们通过用适度平衡过度来继续实现自身的多样性,平衡每一个人,使每一个人全面、平衡地发展。”而这种“平衡”具体体现在:“反射(reflection)与自发(spontaneity)的平衡”,是“人道主义者所强调的个人内部和谐的一部分。”“反射”是由外部刺激所引发的达到平衡的条件反射,如通过有益的精神药物、教育等手段所引起的“反射”;“自发”则是人充分发挥主体性而自觉地达致平衡,这也就是赫胥黎后来在神秘主义中所强调的自我修身与自我超越等。但在现代社会中,人往往处在各种失衡(imbalance)状态,人们迷失在现代技术社会之中找不到自我,赫胥黎看到了社会各个领域知识分子的失衡现象,他也着力想把这些失衡展现在其作品中。正如他自己所认识到的:“任何一个社会的基础都是人,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只要人性受到了威胁,那么社会便会面临威胁。”在学习前辈文化大师的基础上,他还独辟蹊径,向和平主义、神秘主义、东方哲学宗教、精神研究等领域寻医问药,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兼容并包的、多元复合的精英文化思想。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滋养

下一篇: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滋养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