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当代中国民族史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成为了我国新时代指导民族工作的重要向标。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提出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于1988年由费孝通先生所提出,并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文,其主要内涵可概括为三点:一、在复杂的具体条件下,中国境内56个民族实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休戚与共、相互依存,逐步构成了中华民族这一统一体,形成了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二、汉族在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核心凝聚作用;三、多元一体格局下,中华民族作为各民族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其内部存在着多层次的多元结构。该理论形成于改革开放时代,高度概括了中华民族形成的发展特点,解释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并阐释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脉络。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意义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提出对学术研究及民族工作的开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当代中国民族史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为中国民族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
自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便引起了学术界的研究热潮,各位学者对“中华民族”的概念、“一体”与“多元”的关系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如谷苞的《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冉景福的《论中华民族研究──兼论中华民族的复合》、郝亚明的《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王秀娟的《论中华民族的多元性与整体性》、史金波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形成背景和当代价值》等。此外,诸多学者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一理论为基,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民族史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