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责任担当
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4]提出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文献信息中心,它是具有使命和担当的。这种使命和担当不光是为培养高科技人才服务。更重要的是利用自身优势辐射周边,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服务社会,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
2融合发展
目前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集散地,在地区文化服务方面欠缺。尤其是在西部贫困地区还没有很好的与乡镇文化进行融合对接,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宣传力度不够,我们每年都会加大与当地政府的合作,通过开展新媒体包括读书会,读书日,展览、赠书等宣传活动来鼓励农民参与到学习文化知识,增长专业技能,提升兴趣爱好的活动中来从而改变农民文化观念,引领他们学习新技能,新知识。
3因地制宜
高校图书馆有着众多的农业方面的资源储备。可以为乡村振兴带去更加完备的知识体系,从而能够丰富乡村文化的各种需求,比如农民需要的农业生产技术,文化传承,这些对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有很大帮助。现有的乡镇文化更多是一种经验的传承,是实践中得出的结果。高校图书馆有着更加完备的知识理论体系,通过地方与高校文化融合对接让农民对自身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使其在发展过程中更加系统更加完备,相互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19大提出了要在乡村发展中文化自信,怎样文化自信,就是要将优质资源推广到体系薄弱,基础设施差的农村去,从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实现文化自信,这是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使命与担当。
4自身优势
技术方面的支持。国家从2021年是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国家主要方向已由解决民生向更加丰富的乡村文化建设进行转移,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为高校图书文化向乡村转移提供条件,除了提供传统纸质图书外,电子资源,比如电子书,网络阅读,大数据,馆际互联等,网络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条件,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数字图书馆应用而生,比如手机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等,真正实现了高校图书馆与乡村农家书屋的互通互联,共建共享良好生态,提升农民文化水平和科学素养,一方面加强高校文化资源向乡村的渗透,提高人民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为乡村振兴发展更进一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扶贫先扶志,是从人民的精神生活开始扶起,从文化上改变思想观念,从而改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从而激发人们学习文化知识,提升自我修养,创造美丽乡村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