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词语理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分层施展
 
更新日期:2022-11-28   来源:   浏览次数:11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在了解词语理据内涵之后,我们对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词汇进行了整理,并分别从字音、字形、字义三方面来展开相关的调查和分析,发现这些词语涵

 
 在了解词语理据内涵之后,我们对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词汇进行了整理,并分别从字音、字形、字义三方面来展开相关的调查和分析,发现这些词语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传统礼仪、传统服饰、美食、典故等等。借助这些词语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学生可以在学习词语的同时,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但在“小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了解程度”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当代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比较浅薄,兴趣也比较淡退,文化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传统文化认识不深刻。我们根据调查发现,当下很多教师在词语教学方面大都是将文本中的词语单独拿出来教学,通过认读、抄写、默写掌握词语的基本含义,而对于词语的深层语义和情感色彩的教学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5]。相反,教师如果掌握了词语理据的内容,用在教学中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外形结构与内在意义联系的理解,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词汇,掌握词汇[6]。在教学中融入词语理据文化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新路径。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7]。在实际调研中,我们根据词语的难易程度、内在结构、词语意义,将小学阶段的汉语词汇学习分成一二年级、三至六年级这两部分,从词语理据这一角度出发,探索教学的新方式。
(一)一二年级学段的词语理据教学
在研究中我们可以知道,小学一二年级语文在字词方面的教学重点在于识字。教学的路径主要是通过成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各种多样的内容体裁,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达到识字的教学目的。在这个阶段里,传统文化与词语理据的结合不及其他年级,但传统文化可以以背景的形式填充学生的一些知识空白,以典故、故事的手段,以营造氛围、环境的方式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传承。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在语言中的积淀,其鲜活的形象、丰富的内涵可以吸引学生追本穷源,挖掘其背后的词语意义和文化意义[8]。比如“空空如也”这个词,它出自《论语·子罕》,相传春秋时期,有学者十分尊崇孔子,但孔子十很谦虚,并不认为自己很有学问。他说自己曾在看农民干农活时,被问道空空如也的意思,他还需要认真思考、仔细斟酌后才能尽量告诉他含义。这也就是为什么“空空如也”原指虚心、诚恳。通过这一典故,学生们就能很好地体悟其中缘由了。
(二)三至六年级学段的词语理据教学
三至六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词汇的积累、学习都十分重要。这一阶段学生的识字能力有所提升,开始接触到一些意义丰富的词语,并学着辨析、使用这些词。但用词的前提必须要先懂得这些词,由此,教师教授词语文化就很有必要了。如何读懂这些词呢?我们可以从上文提到的词语理据内涵来谈。下文,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词例来对此问题作相关的阐释。
例如“秘密”一词,该词较早始见于《晋书·刘隗传》,原句为“隗虽在外,万机秘密皆豫闻之”。“秘”字左禾右必,“禾”指粟,谷物的统称;“必”指“确有但不明知的地点”,这两部分组合表示“将粮食隐藏”。“密”字从字形上看从宓从山,宓意为“隐蔽处”,“宓”与“山”联合起来表示“山中的隐蔽处”。通过字词的形态结构分析就可以大致了解词义,其基本解释是隐藏着的、不为他人所知的事物,这展现了中国象形文字的魅力。教师在上课时如能向学生展示“秘密”的形态理据,可以帮助学生在更好地认识、了解词汇的同时,激发学生们对于汉字构成的好奇心,有兴趣探索汉语词汇中的奥秘。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人成长,还有利于优秀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介绍”一词我们应该是很熟悉的,它作为一个词组表达“为两者联通关系”的意思。但古代传递宾主之言的人称“介”,周代贵族相见时,主方设上傧、承傧、绍傧肩负传话的责任,宾方设上介、次介、末介负责通报传达,主宾交流就是以绍傧与末介的结交开始的。这样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把“介绍”看作一个整体,但“介”与“绍”凝结的文化背景却少有人领会。老师却可以通过语文课堂这一占有先天优势的平台让更多学生了解到“介绍”一词的词语理据,这大概就是语文教育与学习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发挥的作用之一。
“灯火”一词的本义是“燃烧着的灯烛等,亦指照明物的火光”。该词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极言》,原句为“夫损之者,如灯火之消脂,莫之见也,而忽尽矣”。后引申为“灯彩”,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元夕》中“一入新正,灯火日盛。”这一词义为我们展示了传统生活的一角,让我们了解到古人的生活,也能为考古、研究提供依据。又引申为“读书、学习”,见宋朝叶适《巩仲至墓志铭》:“以为积数十年灯火勤力,聚数十家师友讲明,犹不能到也。”在体现古时生活的同时,也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这种意义的引申能够反映出词语在古今发展中的应时变化。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词语理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分层施展

下一篇: 词语理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分层施展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