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知识建构下的高中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过程模式构建
 
更新日期:2022-11-28   来源:   浏览次数:10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2017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下称新课标)的发布,明确了高中人工智能课程的目标定位和内容框架,并且人工智能课程独立作为一个模块,成为

 
 2017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下称“新课标”)的发布,明确了高中人工智能课程的目标定位和内容框架,并且人工智能课程独立作为一个模块,成为选择性必修课程之一。《新课标》建议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围绕发展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目标开展教学。虽然《新课标》与新教材充分给予了项目式教学引导,体现跨学科教学理念,且在大方向上明确了教学目标,但教学活动中仍多数以确定的任务为核心,使项目式教学模式中缺少学生自主观点的形成。融入知识建构理念的项目式教学能够在保持原有教学优势的同时,强调以学生观点为核心,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观点并持续改进。
赵建华教授在2007年把知识建构定义为“个体通过互相协作、共同参与某种活动从而形成某种观念、理论或假设等智慧产品”。明确了知识建构关注的是学习社区中有价值公共知识的形成,而不是个体头脑中知识的简单提高。
在知识建构与教学模式融合的研究上,学者甘永成等从系统和智能的整体性与动态性、学习模式和知识管理等方面出发,构建了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发展的学习框架[3];谢幼如教授提出了协作知识建构的“共享-论证-协商-创作-反思”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学者丁美荣等构建了“知识建构、STEM、创客”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型,并对其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实验研究,效果突出,但暂未在基础教育领域中进行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的应用成效检验。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知识建构下的高中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过程模式构建

下一篇: 知识建构下的高中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过程模式构建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