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我国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宏伟目标。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的重要职责。推动职业教育的向前发展,必须抓好几个着力点。
(一) 价值取向:重铸工匠精神的灵魂家园
工匠精神“反映着工匠主体一定的知识、艺术素养,在自我管理与安排社会经济生产中折射出一种特殊的修养或动力,表现了爱岗敬业、执着专注与奉献的精神”。 工匠精神不仅是大国工匠们应有的工作伦理,更是各行各业必备的职业精神,而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的基本要求。
“价值观念是一个国家、民族人文精神之核心或灵魂所在。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民族精神。”伴随社会的转型,价值观的多元化,爱岗敬业的价值观受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性价值观的冲击与干扰。市场经济膨胀的“物化”原则导致了人的精神需求上的肤浅和低层次,淡化了人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确立合理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人生观是高职学院精神风貌建设的应有之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
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职学院应该把价值观的培育放在首位,将工匠精神的培育深入到校风、学风和师德师风教育的全方位工作中。精心设计主题性校园文化活动,以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主旋律,以厚植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吃苦耐老理念为主流价值观,以校园大讲堂为主阵地,邀请大国工匠与先锋劳模现身说法,感悟榜样的力量,增强工匠精神的渲染力,同时充分整合各种媒体资源,全方位的传播弘扬工匠精神,铸就高职学院的工匠之魂。
(二)职业道德:涵养工匠精神的核心理念
工匠精神不仅注重工艺产品的精湛技艺,更加追求产品背后的工作道德。关于道德,马克思曾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不难看出,道德的产生是建立在高度自律的条件下。在市场经济的土壤上,功利之心往往成为道德的最大敌人。因为“以功利为目的的行为,只能是一种他律性的非道德行为。只有那种不计荣辱、不计得失,只为行善而行善的行为,才具有自律的意义,从而属于道德行为。”面对诸多诱惑,如何引导学生保持一颗踏实肯干和宁静、致远的大国工匠之心是高职院校研究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