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爆发以来,人们的生活受到影响,情感极易产生波动,思想与情感都需得到关怀。在社会学家爱弥尔·涂尔干看来,作为集体性象征行为的仪式能够将社会生活以符号语言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激发、维持或重塑群体中的某些心理状态。电影《中国医生》并没有将重点对象放在医生身上,而是通过刻画普通人在困难和坎坷面前的真实反应,展现了一副全民抗疫画卷,从而反衬中国医生的伟大精神。电影整体基调偏冷静、克制,这种接地气的叙事方式更能打动观众的心灵,通过塑造了青年医生、快递小哥、病患家属等群体形象,用一系列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激发观众的共情心理,因为每一位中国人都是亲历者、见证者,通过建立观众的记忆共同点,促进了时代记忆的形成与发展。
为满足后疫情时代社会大众的情感需求,现实主义电影大批涌现,它们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将关注点回归到“人”。通过塑造新时代女性、边缘小人物等群体形象,传递更多的情感价值和社会意义。《第十一回》运用“章回体”的叙事结构,讲述了30年前一桩杀人案被市话剧团拿来改编成舞台剧,马福礼一边和话剧团导演纠缠掰理,一边找律师翻案寻求真相还自己清白,还要忙着调和妻子和女儿剑拔弩张的关系,电影运用的“戏中戏”故事架构,给观众留有悬念与遐想,话剧与现实生活相互交织,虚幻且真实,塑造了普通小人物在困境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兔子暴力》的主人公是一对分别17年的对情感“错位”的母女,讲述了一个少女成长的故事,记录了女性成长的疼痛历程,呼吁社会关注原生家庭,给予女性更多的关怀。魔弹论强调媒介在传播中起着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电影观众作为受传者,传播者将自己的价值观对准受传者,将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动机动机灌注到受传者的脑海中,即可迅速改变受传者的态度和行为。影片通过对人物情感需求的深刻表达和对生活境遇的真实描绘,切中了时代的脉搏,击中了社会的痛点,使观众在情绪、心理以及精神上产生情感共振。这些新主流电影充分发挥了影视凝聚价值共识,抚慰百姓心灵,疏导社会情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