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提升策略
 
更新日期:2022-12-05   来源:   浏览次数:23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丰富课程思政知识教师应该意识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需要思政教育的引领,没有思政教育引领,教学目标可能与高等教育的初

 
(一)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丰富课程思政知识
教师应该意识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需要思政教育的引领,没有思政教育引领,教学目标可能与高等教育的初衷背离,与人才培养目标背驰。任课教师上本门课程前要研读教育部(2020年5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找准课程思政目标,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应时刻提醒自己“课程思政”的方向及其功能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发挥育人功能,明确本门各单元教学目标首要承载的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同时,教师应该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为更好的使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中应积极转变观念、更新内容、改革方法、主动学习、扩大知识面,关注并积累与本门课程相关的时事、政治、历史、法律、文化等知识,善于发掘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榜样人物、身边先进人物、经典影视作品中与本门课程相关的思政素材,潜心向学、认真备课,助力自己的课程思政。
(二)推动各门课程协同育人和优化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作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师应该明确各门课程都发挥传授知识经验、理论方法的职能,蕴藏着思想政治价值,具有明确的价值意蕴,承载着一定的精神引领和思政教育功能,需要加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各门课程的衔接,如思政课程中主要传递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近代史课程中主要体现的民族英雄社会担当、民族大义,科学课中主要展现的科学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等,都可以作为案例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所传授的知识点相融合,实现各门课程协同育人的作用。同时要将思政内容贯穿到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案设计等各个方面,促进本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实现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并通过不断拓展和完善学校与学生校外实习基地联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公益志愿服务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把所学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运用到幼儿保教和幼儿心理帮持工作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其渗透爱国教育、劳动教育和对幼儿进行心理帮持工作,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奉献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精神境界提升,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中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
(三)加强物化环境资源和线上教学资源相结合挖掘思政资源
课程思政不能仅靠说教,应依托课程知识创设情境或活动,让学生在“体认式”教学过程中实现价值观的引领。因此,挖掘当地区域和学校文化中的育人资源尤为重要,校园中的一水一石一木、当地区域中的红色故事、先进人物皆是育人元素,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与郴州地域文化、校园文化结合进行思政教育是关键,比如在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意志、记忆发展的时候,带领学生来到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参观学习或线上观看半条被子的故事;通过挖掘身学生边的案例或者采用校本资源,“优秀毕业生风采”“骄傲人物”等,如从技能大赛获奖学生日夜磨课故事中让学生体会到对学前儿童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从校运会同学拼搏奋进表现中感受到对学前儿童团队精神培养的必要性、从平时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感知到对学前儿童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价值性,以达到在教学中实现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同时,作为高校教师要意识到在教育领域,突破时空的学习将替代教学以课堂为中心,通过线上学习、线上思政成为了必然趋势。因此,在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线上思政知识竞赛,各级媒体新闻报道中挖掘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这门课程相关的思政资料和讯息尤为重要,可以使学生从多元的途径获得思政教育的熏陶、让教师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的获得思政的资源,通过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做到“寓教于乐”、全面挖掘思政资源,进而启发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实现育人目标。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提升策略

下一篇: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提升策略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