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体例要求
 
更新日期:2023-03-22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浏览次数:152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体例要求1.页面设置A4纸,43字41行;正文两端对齐,中文五号宋体,英文五号TimesNewRoman。2.标题及作者文章标题字数不超过20且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体例要求
1. 页面设置
A4纸,43字×41行;正文两端对齐,中文五号宋体,英文五号Times New Roman。
2. 标题及作者
文章标题字数不超过20且不宜使用缩略词,在必要时可添加副标题。文章主标题1号黑体不加粗,居中。副标题4号宋体,居中。
文章作者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姓名4号宋体,居中,排在标题之下。
3. 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字数一般在200~300字,概括性地称述论文所关注的问题、核心思想、研究方法和结论。关键词通常为3~5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摘要”“关键词”:5号黑体不加粗,加[]。摘要、关键词内容:5号仿宋。
示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
[关键词]收入分配;人口流动;区域发展战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4. 作者简介、课题资助及致谢
作者简介放在文章首页下方,按照署名顺序介绍每一位作者的姓名、单位及电子邮箱。作者单位不超过2个为宜。若有通讯作者且通讯作者不是第一作者,则请在通讯作者姓名后加“(通讯作者)”。若作者按音序排列,或者存在“共同第一作者”,则也请明确标注。
课题资助及致谢等有关文章情况的说明放在作者简介之后,以*开头。课题资助情况表述为“本文系……阶段性成果”或“本文受……资助”等,课题数量不超过3个为宜,基金项目须注明项目名称和编号。致谢可感谢匿名审稿专家及对论文有重要帮助的学者、研究助理和重要学术会议等,须注明:文责自负。
格式:“作者”采用小5号黑体不加粗;其他内容采用小5号楷体。
示例1:
—————————
作者:XXX,中国人民大学XX学院教授,xxx@ruc.edu.cn;XXX(通讯作者),武汉大学XX学院教授,xxx@whu.edu.cn。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商品交易形式选择与商业资本的形成机制研究”(17BJY226)阶段性成果。XXX提供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匿名审稿人更是提供了专业细致的审稿意见,在此谨表诚挚谢意。当然,文责自负。
示例2:
—————————
作者: XXX,中国人民大学XX学院教授,xxx@ruc.edu.cn;XXX,武汉大学XX学院教授,xxx@whu.edu.cn。作者按音序排列,为共同第一作者。
5. 各级标题
文章一般设置四级小标题,各级标题按行文需要依次使用。四级序号可不作为标题而在段落中使用。
一级标题以“一、”“二、”……编号,小4号黑体不加粗,居中,标题后不用标点符号,前后各空0.5行;
二级标题以“(一)”“(二)”……编号,5号黑体不加粗,标题后不用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以“1.”“2.”……编号,5号宋体,标题后不用标点符号;
四级标题以“(1)”“(2)”……编号,5号宋体,标题后用句号。除非特别强调,四级标题及以下与正文连排,不另起一行。
6. 图、表及公式
若稿件中含有图、表及数学公式,务必保证其中的符号、数字、文字、图线清晰规范。图、表需放在正文提及之后,图、表必须要有名称。图、表及公式全文统一连续编号,在文中引用时称:“图1”“表1~表3”“式(1)~式(3)”等。
(1)表。表号、表题放在表格上方,表号左顶格,表题居中。表名称采用小5号黑体,表中内容用小5号宋体,行间距设定为数值12的“固定行距”。“注”和“数据来源”应置于表下方,首行缩进2字符,采用6号宋体,结尾用句号。表中数据单位要标示清楚,除变量外全部内容用中文。有关计量结果的展示,除非特殊需要,保留小数点后3位。
(2)图。图号、图名放在图下方,居中。图名称采用小5号黑体,图中内容用小5号宋体。“注”和“数据来源”应置于图标题下方,首行缩进2字符,采用6号宋体,结尾用句号。图形区域外无边框。图中除变量外全部内容用中文,图中横、纵轴的内容和单位名称要标示清楚,应采用单色图并用图例明确区分图中内容(不能用颜色区分),图例置于横轴下方(外无边框)。图中坐标轴的刻度线需标识清楚,统一向外,横、纵坐标轴说明应位于横轴的右方和纵轴的左上方。
(3)数学公式。必须用word自带的编辑器或者mathtype编辑(注意:不可直接粘贴图片)。数学公式每行开头空4格,全文公式统一连续编号,公式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放在小括号内,右顶格。
7. 变量及数字
公式、图表、正文中所有变量都用斜体;运算符号用正体;GDP,CPI,M1等常用名词一般用正体。
数字三分空(即从小数点向两边数每三位数字空一格,例如:12 345.678 9)。年份之间用一字线,其他数字之间用波浪线,单位须标示清楚。例如:1999—2000年;20世纪80年代;3 000元~4 000元;表1~表3。
8. 英文信息
标题、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关键词五个部分全部翻译成英文,放在正文后。英文字体用Times New Roman,英文标题(小4号加粗,居中),作者姓名(5号,居中),作者单位(小5号),摘要(5号),关键词(5号,首字母大写)。英文翻译注意用英文标点符号。关键词用分号隔开,结尾没有符号。注意英文标题、作者姓名和关键词的大小写。
示例:
A Research on XXX
ZHANG San1, LI Si1, WANG Wu2
1. School of Labor and Human Resourc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2. Business School,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exploits the……
Key words: Economic growth; XXXX; XXXX

注意:正文中出现的英文除专有名词、人名等单词首字母用大写外,其余均用小写。
9. 参考文献
文献引证采用注释体例,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之后。脚注内容使用小5号宋体。
正文中引用文献时作者的姓名以参考文献中的为准,不必将外文翻译成中文。如果是中文姓名,则引用时写作者全名。如果是英文姓名,引用时只写作者的姓(英文),两个作者时,作者姓之间用“&”连接。三个以上作者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后加“等”。
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中文文献
著作
作者:《著作名》,页码,出版社,出版年份。
示例: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1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注意: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时,原则上务必采用最新权威版本;引用中央文件时,原则上务必采用国家正式出版物或中国政府网、新华社等权威网站。
期刊论文
作者1、作者2:《文章名》,载《期刊名》,发表年份(期号)。
示例:
吴晓求、许荣、孙思栋:《现代金融体系:基本特征与功能结构》,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1)。
注意:某些学报如果分不同版的,还请注明是人文社科版或者是哲学社科版等。例如:李强:《论金融法的法典化》,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报刊论文
作者:《文章名》,载《报刊名》,年-月-日。
示例: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载《人民日报》,2020-02-29。
注意:如果引用的是网址,请注明网址名称和网址链接。
析出文献
作者:《文章名》,载XX编著:《著作名》,页码,出版社,年份。
示例:
伊蕾娜?爱斯波西托:《虚构和虚拟性》,载西皮尔?克莱默尔编著:《传媒、计算机、实在性——真实性表象和新传媒》,199、254-25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 外文文献
注意:(1)英文文献请注意甄别作者姓与名,均采取名(缩写或全名)在前、姓在后的形式。(2)注意论文名的大小写格式。(3)期刊论文必须要有卷、期和页码。(4)著作必须有出版社。(5)工作论文不用斜体。
期刊论文
N. Ashraf, J. Berry, and J.M. Shapiro. “Can Higher Prices Stimulate Product Use?Evidence from a Field Experiment in Zambi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0, 100(5): 2383-2413.
著作
F. Lee. A History of Heterodox Economics: Challenging the Mainstrea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Routledge, 2009.
工作论文
E. Brynjolfsson, D. Rock, and C. Syvers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Modern Productivity Paradox: A Clash of Expectations and Statistics”. NBER Working Paper No.24001, 2017.
著作中的篇目或论文格式
P. Garegnani. “On a Change in the Notion of Equilibrium in Recent Work on Value and Distribution: A Comment on Samuelson”. In M. Brown, K. Sato, and P. Zarembka (eds.). Essays in Modern Capital Theory. North-Holland,1976, pp.25-45.
另请注意:文章中繁体字若无特殊需要,都请转化为简体字。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体例要求

下一篇: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体例要求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