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从心理账户角度幼儿教师班级管理
 
更新日期:2024-06-27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浏览次数:144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摘要]规范的班级管理离不开必要的制度、要求和一定的惩罚措施,同样的标准落实在不同的儿童身上会有不同的体验,进而出现不同的行为结果,除了儿童的

 
[摘 要]规范的班级管理离不开必要的制度、要求和一定的惩罚措施,同样的标准落实在不同的儿童身上会有不同的体验,进而出现不同的行为结果,除了儿童的个性、需求等存在差异外,主要是因为儿童在看待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按照不同的心理运算规则进行运算。这种运算与心理账户的运算规则是分不开的,通过从心理账户的角度来分析幼儿教师班级管理,并提出了相关的教育措施,对心理账户的研究与应用和优化班级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班级管理;心理账户;非替代性;得与失参照点
1心理账户的相关情况
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 theory)是行为决策学和行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行为金融和行为经济学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萨勒(Richard Thaler)于1980年首次提出,后来在1981年经过卡尼曼(Kahneman)和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的发展,他们认为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的编码、分类和估价的过程[[[] Kahneman D,Tversky A.Choices,Values and Frames.American Psychologist,1984,39(4):341-350
]]。萨勒在1985年正式提出了心理账户理论。心理账户最初主要是用于对消费行为的分析,是指人们在心理上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预算规则,当在做经济决策时,这种心理账户系统常常遵循一种有悖于传统经济学运算规律的潜在心理运算规则,其心理记账方式或数学的运算方式不同,经常以一种非预期的方式影响决策[[[]THALER R.Mental Accounting and Consumer Choice[J]. Marketing Science,1985,4(3):199-214
]]。根据心理账户分析可知,生活中的“得与失”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一个绝对概念,人们对某一价值的主观判断是相对于某个自然参照点引起的心理改变而不是绝对水平。因此,应用心理账户的理论来分析幼儿管理,指导幼儿管理,有利于我们认识幼儿管理的现象和规律,优化幼儿管理。
2心理账户的非替代性与幼儿管理
心理账户存在非替代性,所谓的非替代性是指个体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钱划分为不同的心理账户中,从而每个心理账户中的钱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彼此之间不能替代和转换。
作者:何义虎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从心理账户角度幼儿教师班级管理

下一篇: 从心理账户角度幼儿教师班级管理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