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医药卫生 » 正文
红霉素联合培菲康治疗足月新生儿呕吐的’临床研究
 
更新日期:2024-07-03   来源:江苏医药   浏览次数:26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摘要:目的:分析足月新生儿呕吐病因,并探讨足月新生儿内科性呕吐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75例足月新生儿呕吐,随机分为红霉素组(n=38)和培菲康+红

 
摘要:目的:分析足月新生儿呕吐病因,并探讨足月新生儿内科性呕吐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75例足月新生儿呕吐,随机分为红霉素组(n=38)和培菲康+红霉素组(n=37);红霉素组在常规治疗上,予以小剂量红霉素微量持续注入法;培菲康+红霉素组在红霉素组治疗方案上,给予培菲康口服,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均痊愈,培菲康+红霉素组平均[]住院日短于红霉素组,且出院体重平均增长比红霉素组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联合培菲康治疗足月新生儿呕吐,能够缩短患儿呕吐病程,降低患儿体重减轻程度。
3.讨论
新生儿期消化道疾病常见症状就是呕吐,主要是内科性病因,与其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如新生儿胃容量小,胃壁肌肉收缩功能差,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高压区短等[2]。呕吐物易呛入气道引起窒息和(或)吸入性肺炎,甚至影响机体内环境稳态,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
研究结果表明[3],红霉素为非肽类胃动素受体激动剂,与胃动素受体结合可增强胃肠动力,不仅加强食管收缩力和下段食管括约肌压力、促进胃窦收缩,减少胃食管返流,还可以诱导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促进胆囊收缩,预防胆汁淤积等功能[4]。小剂量红霉素作为新型胃肠动力药已广泛应用,极少患儿会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肝肾功能损害[5]。以往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甲氧普胺、西沙比利,前两者易引起锥体外系的不良反应,后者可诱发致死性心律紊乱,新生儿已限用[6]。预防性或治疗性使用微生态药物,如培菲康,可调节新生儿肠道菌群、激活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减少或阻止致病菌的定居,有效预防和减少新生儿的感染,促进肠内营养,降低病死率[7]。现临床上已将培菲康广泛应用于肠易激综合症、儿童厌食症、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消化系统疾病。国内临床研究证实[8]:小剂量红霉素与微生态制剂合用,具有协同效应,能更有效地促进胃肠蠕动,已应用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我科应用培菲康口服和红霉素持续微量注入法联合治疗咽下综合征、胃食管反流引起的足月新生儿呕吐,可显著缩短患儿平均住院日,增加患儿治愈时体重,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孟阳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红霉素联合培菲康治疗足月新生儿呕吐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 红霉素联合培菲康治疗足月新生儿呕吐的’临床研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