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同性恋人群自杀行为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更新日期:2024-07-04   来源:秦智   浏览次数:92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2同性恋人群自杀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现状目前针对同性恋人群自杀行为危险因素的研究已有:系统综述、队列研究、横断面研究、对照等方法。总结同性

 
2 同性恋人群自杀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目前针对同性恋人群自杀行为危险因素的研究已有:系统综述、队列研究、横断面研究、对照等方法。总结同性恋人群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个人因素包括人口学特征、个性特征、性取向和性行为的相关问题、生活史、自杀未遂史及精神疾病史;环境因素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其自杀行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2.1 个人因素
2.1.1 人口学特征
人口学特征一般是指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居住方式等。
国内张北川、李秀芳等人调查研究指出男性同性恋者中中存在高比例自杀意念和行为〔5〕。Marla等人一项关于1452例男性同性恋者、女性同性恋者、双性恋者的研究表明,47.3%有过自杀意念,29.0%有过自杀未遂行为〔6〕;男性同性恋者国外Botnick等调查研究的男性同性恋中,43.5%有过自杀意念,19.4%有过至少一次的自杀未遂经历〔7〕。以上研究均表明男性同性恋人群呈现极高的自杀行为倾向。另据Bettes研究成果显示男性同性恋者比女性有更高的自杀完成率〔8〕。
大量研究表明青少年同性恋自杀行为较其他年龄段处于高水平。青少年在自我识别过程中存在一连串的问题,研究发现,大多数青少年在9或10岁意识到被同性吸引,通常在14~16岁时意识到自己是同性恋。年龄较小的青少年有多的生理和心理依赖,感情也更脆弱。
另外,据国内张洪波等对228例男男性行为者自杀行为与社会特征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收入及文化水平低、已婚的与自杀行为具有相关性〔9〕。
2.1.2 人性特征
同性恋人群中具有冲动性及攻击性性格特征的均为自杀行为危险因素,具有冲动性人格的同性恋人群在长期外界压力下,产生冲动性自杀的危险更大,所谓冲动性自杀一般是指从有自杀意识到实施自杀行为的时间小于2小时〔1〕。另外国内学者研究表明,攻击性性格特征,可能会与周围人群发生更多的冲突,激化的人际关系对于同性恋人群也是一种危险因素。此外,高绝望水平、低自尊水平同样是危险因素之一。
2.1.3 性取向和性行为的相关问题
在针对自我认定冲突或混乱的同性恋人群中进行的调查中〔10〕,发现对性取向不确定的其自杀行为较性取向明确者高。此外对本身性别角色定位具有跨性别特征的同性恋人群有更高的自杀风险。据相关研究显示,男男性行为者被插入方较插入方自杀风险更高,可能与被插入方在性格、思想、行为上更加倾向女性化有关。
作者:李 锋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同性恋人群自杀行为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下一篇: 同性恋人群自杀行为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