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论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的时机及方式
 
更新日期:2024-07-15   来源:高等教育研究   浏览次数:34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4对比两国医学教育临床思维培养的启示依据以上对两国临床培养方式、时机的对比,不难发现,美国医学教育普遍从第一学年就大力度引入临床真实病例,模

 
4 对比两国医学教育临床思维培养的启示
依据以上对两国临床培养方式、时机的对比,不难发现,美国医学教育普遍从第一学年就大力度引入临床真实病例,模拟临床诊疗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任何基础知识时头脑中都有清晰地临床应用思路。这些为第3、4学年的临床轮转实习做好了铺垫。那么我国是否也应该学习这样的方法,提早对学生进行临床学习?笔者认为不然。
首先,美国医学教学能够如此进行的前提是进入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已经拥有较好的科学和医学知识基础。美国医学院校入学要求为:(1)至少3年的人文学科大学或科学大学的学习。(2)通过医学大学入学考试MCAT。(3)完成以下学科的学习:生物学(包括实验室),普通化学(包括实验室),有机化学(包括实验室),物理学(包括实验室),人文或社会科学,英语(听、写课),数学,生物化学,基因学。除此之外,每个医学院校还有一些推荐学生在入学前完成的学科,如分子生物、免疫学、分子化学等[15]。可以看出,医学第一年的学生已经完成了相当大一部分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具备直接开始临床知识培训的基础。而我国医学高校教育是大学教育,入学的学生是毫无任何医学、科学基础的高中毕业生,如果过早开始在基础课的时候给予知识体系整合、临床思维引入,会造成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概念混淆,最终无法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美国医学教育在基础课阶段就引入PBL、CBL等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而我国医学生入学时基础薄弱,加之医学课程本身难度高,与他们大学前所学知识跨度大,没有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
综上,笔者认为,根据我国医学教育的特点,从第3年起的医学桥梁课程和临床课程学习中,可以学习借鉴PBL、CBL、TBL教学模式,以及加强课堂中临床病例,尤其是临床场景的融入,在学生真正进入临床前形成一定的临床思维。其中ICE是非常值得我国借鉴的一个核心课程。我们的学生普遍缺少关于医学人文、社科、心理学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在进入临床是并不知道如何与患者打交道,如何获取患者的病史信息,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如何有效的与患者交流,讲解病情和进行健康教育,尤其是面对特殊人群患者,面对特殊临床伦理情况时,没有统一的、合适的方式标准。而这些能力在刚刚进入工作的医生身上也深又不足,这也是造成医患矛盾,医患关系不协调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菲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论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的时机及方式

下一篇: 论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的时机及方式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