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融合篮球活动对普通儿童接纳自闭症儿童态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来自广州市6~12岁的8名普通儿童与8名轻中度自闭症儿童,共同参与三个周末,每次课1.5小时(共六次课)的融合篮球活动。活动前后采用态度量表(CATCH)对普通儿童的情感成分及行为倾向进行调查,结果:态度量表(CATCH)显示,8个普通同伴在情感成分的选题中所得的标准分都有升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8个普通同伴在行为倾向的选题中所得的标准分中有4个普通同伴的标准分升高,4个普通同伴的标准分下降,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融合篮球活动对普通儿童接纳自闭症儿童的情感成分有积极促进作用。增加自闭症融合体育活动的机会,对改善普通孩子接纳自闭症的态度是可行的,可促进早期融合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普通同伴 自闭症儿童 接纳态度
1.引言
融合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新兴的一种教育思想,源于20世纪70年代教育领域内的“回归主流”运动,即尽可能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置在一起,为特殊儿童创造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环境[1],此种安置方式首先面对的是普通班教师和普通班学生是否接纳特殊儿童,如普通班教师与普通班学生缺乏诚信接纳与尊重,则失去了融合教育的意义,并违反融合教育的精神,而研究表明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生接纳态度普遍持排斥、不接纳的态度。普通学生对于身心障碍同伴的态度总体是不积极的,这种不积极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我国融合教育的成效。
普通融合教育所衍生的同伴接纳,是决定融合成功与否的重要关键。[2-3]提升其教育品质,成为强有力的融合教育推行者,必须要认识到同伴接纳态度的重要性,探讨能改善或提升接纳态度的策略和方法。不足的是,国内较少有人提及接纳态度的改善策略,有李晓杰(2009)从态度干预角度切入,探索改善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同伴接纳态度的策略和方法[4],该干预方法主要从认知心理学关于说服的理论出发,采用认知强化和行为模仿两种方式对干预组进行干预,范秀辉(2012)通过绘本教学的方式,探讨是否能藉以提升普通幼儿对身心障碍同伴接纳的态度,进而增进普通幼儿与身障幼儿的互动。[5]
国内外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活动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仅从身体素质和形态方面影响着自闭症儿童,而且对患儿心理矫正有着显著影,主要表现在心理矫正、身体素质和心态、沟通能力等方面[6]。融合体育教育属于融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1年6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世界残疾人报告中已经明确了融合残障人于主流教育是残障人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
因此本研究以融合体育(篮球)活动作为干预手段,研究融合篮球对普通同伴对自闭症接纳态度的影响。
作者:祝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