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杨允孚与《滦京杂咏》研究
 
更新日期:2024-08-06   来源:   浏览次数:31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摘要:在元代上京纪行诗中,杨允孚的《滦京杂咏》是很有代表性的一部诗集,其中共有108首上京纪行诗,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创作上京纪行诗的元代文人

 
摘 要:在元代上京纪行诗中,杨允孚的《滦京杂咏》是很有代表性的一部诗集,其中共有108首上京纪行诗,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创作上京纪行诗的元代文人很多,上京纪行诗作数量在杨允孚之上或与其相当的也不在少数,但其中却鲜有像《滦京杂咏》一样内容系统而丰富的纪行诗集。从影响力来看,杨允孚在元代诗人中的地位并不突出,但他却因《滦京杂咏》这部特色鲜明的诗集而留名于元代文学史中,亦在上京纪行诗的创作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字:滦京杂咏;上京纪行诗;杨允孚
0引言
《滦京杂咏》是杨允孚唯一留存下来的作品,组诗共108首,《元诗选》收录其中100首,故又名“滦京百咏”。同时代的文人郭钰对杨允孚的评价是:“茫茫天壤名常在,赖有滦京百咏诗。”可见杨允孚得以在文学史留名正是有赖其诗集《滦京杂咏》。[ 杨镰.元诗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8 第647页。]从杨允孚生活的年代来看,他的作品应属于元代后期诗文,系元末上京纪行诗的代表作。根据杨允孚的生平考证,多数研究者认为诗人由元入明后创作的《滦京杂咏》表现了他对故朝的怀念和对旧时生活的眷恋。[ 杨镰.元诗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8 第648页。]从《滦京杂咏》中的诗作来看,作者对上京不吝溢美之辞,充分描写了上京风物的奇趣、途中见闻的奇妙,的确是在创作中倾注了怀念之情。虽然诗人可能由于主观情感的影响而进行一定程度的美化和夸张,但总体来说《滦京杂咏》的文学价值值得肯定,它是一部丰富而生动的上京风俗志,亦是一部详细记录两都巡幸的上京纪行诗集。
1杨允孚生平及随幸经历
杨允孚(约1316-1374),字和吉,号西云,江西吉水人,元末明初文人,元顺帝在位期间曾多次随幸上京。杨允孚在元顺帝时期任宫廷尚食供奉之官,“以布衣从当世贤大夫游,袱被出门,岁走万里”[ 罗大已.滦京杂咏诗卷跋.《四库全书》本。]。在前往上京的途中,杨允孚有机会领略北境风光,对于一个出身江西的文人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体验。多数南方文人几乎一生都没有机会前往上都,有幸随大驾北上的,很容易被北方草原的风土人情、社会生活所吸引,在他们眼中,北方的生活是陌生而又充满边塞风情的,他们将个人的感受抒发在吟咏上都的诗篇中,即为上京纪行诗。
《滦京杂咏》并非杨允孚在元代创作的作品,而是在入明以后所作。此时距离他随幸上京已过去很多年,改朝换代、经历离乱后,诗人创作的心境也完全不同。因此,整部诗集体现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元朝的留恋,它实际上是更本质的情感,是经历过朝代变革的乱世之后自然生发的对太平盛世的追念。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经历,杨允孚的作品比普通的上京纪行诗更多了一分深邃蕴藉。
作者:赵欢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杨允孚与《滦京杂咏》研究

下一篇: 杨允孚与《滦京杂咏》研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