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面向计算机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更新日期:2024-08-06   来源:   浏览次数:36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摘要:首先介绍了计算机专业3+1工程应用型人才模式的基本情况,然后阐述了计算机专业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及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的特点,结

 
摘要:首先介绍了计算机专业“3+1”工程应用型人才模式的基本情况,然后阐述了计算机专业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及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的特点,结合重庆工商大学计算机专业目前的师资队伍情况,提出了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所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方案,讨论了型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的实施细节。
关键词:工程应用型;人才模式;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3+1”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通过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将理论和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模式上,将传统的“3.5+0.5”的教学模式,改为“3+1”的办学模式[1]。“3”是指前三年按教学大纲要求,完成专业全部学位基础理论课程及专业必修课的教学,学生在学校完成主干课程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同时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1=0.5+0.5”是指第四年按照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的培养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特色培养,前半期举行专业技能实践,后半学期在企业进行项目化训练。
(1)“3+1”模式的内涵
根据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学校、企业两个育人主体的特点,以提高学生工程能力为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载体,要求学生利用3年时间完成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利用1年时间进行毕业生产实习。“3+1”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实质上讲的是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其本质特征是校企在两个育人环境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
(2)“3+1”模式的总体方案
“3+1”模式由三部分组成:即运行系统、保证系统和评价系统。运行系统包括培养目标和指导思想、选择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联合设计教育教学方案、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实施教育教学等环节。保证系统由组织保证、条件保证和机制保证组成。评价系统包括方案评价、过程评价和实施评价。
(3)“3+1”模式的教学设计
“3+1”模式的教学设计包括理论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设计两个部分。理论阶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充分听取企业意见,以本科教育水平为标准,兼顾行业需求。实践阶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培养目标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结合企业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锻炼解决问题的本领。
作者:朱超平 杨永斌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面向计算机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 面向计算机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