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更新日期:2023-10-07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浏览次数:53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摘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大学生更幸福。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摘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大学生更幸福。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这是其理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明确承认物质需要的合理性,并认为精神需要是人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大学生追求适当的物质幸福,更要追求带来更多积极感受的精神幸福与社会幸福。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是享受与创造的统一,大学生应增加感受与享受幸福的能力,更要树立劳动与创造光荣的观念,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为社会创造更多幸福。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是辩证统一的,既反对只讲个人幸福的“利己主义”幸福观,也反对只讲社会幸福、集体幸福忽略个人幸福的传统观念,强调在实现社会幸福中增进个人幸福、丰富个人幸福的内涵。对三所高校1359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拥有较为科学合理幸福观的大学生对生活更满意、更乐于奉献、有着更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强的实践能力、更幸福。

关键词:人的本质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心理学研究证实,影响大学生幸福感受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什么是幸福、如何追求幸福的观念体系,即幸福观。幸福观来源于并决定于社会生活实践,但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主观能动性,将影响甚至决定着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实践活动和幸福感受。从对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三所高校1359名大学生的调查来看,大多数大学生对于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等问题都有明确的认识,能把高尚的道德情操融入对幸福的追求之中,能把理想信念与物质利益的追求并举,自觉尊重社会习俗、惯例与社会道德,重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但鄙视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崇尚付出与回报的平衡;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奉献意识,认同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认可社会主义制度独特的优越性,认识到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的辩证统一关系,能较正确处理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幸福间的关系。同时,调查中也暴露出大学生中存在的庸俗、功利、甚至是错误的幸福观:幸福主体的个人主义倾向、幸福标准的拜金主义倾向、幸福取向的实用主义倾向、幸福实现的庸俗主义倾向,对什么是幸福理解肤浅,过于重视个体幸福,过于执着于物质追求,普遍认为权力、金钱、名誉、地位、富有才是幸福;过分看重眼前、当下的利益与欲望,缺少长远目标和崇高理想,缺乏对社会发展、社会幸福的责任心与义务感;对如何获得幸福有着较大的误区,相当多的大学生认为只要能获取利益可以投机取巧、蝇营狗苟、不择手段,以享乐、安逸、不劳而获为幸福,以劳动、工作,尤其是体力劳动为苦。

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科学的幸福观是社会幸福观的缩影,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追求幸福、享受幸福的实践与认知,削弱了他们的幸福感受,目前首要和紧迫的任务是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以“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准确而全面地把握人的本质,其辩证、唯物、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革命性、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理论特点,为处于迷茫与困惑中的大学生提供了精神支持、理论指导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方法基础。

1 “人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支点

幸福是人的终极目标,是人之为人的独特追求。千百年来幸福问题一直是哲学、伦理学研讨的重要课题,对于“什么是幸福”、“追求怎样的幸福”、“如何追求幸福”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圣贤到感性主义幸福观、基督教幸福观、启蒙时期的幸福观、近现代的幸福观,都有着各不同甚至互相矛盾对立的观点。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幸福的争议集中在人的本质问题上。感性主义者认为人的本性在于趋乐避苦、物质享受、自我感觉,幸福就是追求物质满足、追求快乐、追求欲望的无限满足;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的本性是理性、智慧、道德等,幸福就是遵循理性追求精神的绝对至高地位和享受;宗教主义者认为人有“原罪”,要以至高无上的上帝来洗清人的罪恶才能获得幸福;功利主义者认为人的本性是利益最大化等。这些幸福观念因为片面、割裂、形而上地看待人的本质,即使在当时有着重要的进步意义但却并没有客观全面地反映幸福的本质。只有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分析了人的本质,为正确理解与追求幸福指出了正确方向。

“人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支点和基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活生生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实践着的人,“人始终是一切实体性东西的本质”[1]52,“人是人的最高本质”[2]16。马克思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文章里对人的本质作了三种论述,是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础。首先是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3]96动物的活动是本能、没有自主意识的,而人的活动是自主的、自由的、有意识的,可以依据主观需要改造客观世界;其次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他认为人不是抽象、孤立的存在,而是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结成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关系、交往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等,“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6,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他人和社会;第三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4]514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的本质,人们也必然在满足需要的实践过程中发生相互关系、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end##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统一的人,是用自由自觉的劳动创造出属人社会的人,是有着物质需要的、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结成社会关系的人。在科学阐释了“人的本质”后,马克思对于什么是幸福、如何追求幸福、追求什么样的幸福就有了科学的基点。

2追求物质幸福,更追求精神幸福

理性主义幸福观、宗教幸福观、中国古代的幸福观普遍要求人们减少物质需要甚至禁欲,忽视对基本物质资料的正当要求,是对幸福的片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则肯定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合理性,明确承认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追求幸福的根本驱动力,同时强调在追求适度的物质幸福时,应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幸福。

2.1物质需要的适度满足是大学生幸福的基础

需要及需要的适度满足是大学生存在、发展、创造的前提,“物质需要的尽可能满足是实现幸福的重要条件”[5],需要将个人与社会连接起来,是人的一种“天然必然性”[6]439、“内在的必然性”[3]129。尽管需要通常是被意识到了的欲望、动机和目的等,但需要并不是主观的而是有着客观内容与客观必然性的,“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4]514。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7]329邓小平坚决反对不讲物质利益、不讲需要的倾向,“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8]146习近平总书记也非常关注人民的需要,“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并把满足人民的更多需要作为党和社会的共同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不同的需要,包括“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五种需要从低级到高级,表现为一种不断递进的层次序列”[9]15-29。生存需要虽处于低层次,但却是人的本性的必须部分,不能忽略和枉顾,“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有着不同的特性,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两者都必须属于基本、天定的人的本性,它们不会异于或违背人性,它们是人性的一部分。”[9]56。生存需要的满足能带来最强烈的幸福感,当它得不到满足是不可能考虑更高层次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曾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3] 126。需要和需要的满足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践的基本动力,“没有需要,也就没有生产”[10] 9,在相当大的程度影响着大学生的幸福感。

对三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中,父母人均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幸福指数三方面得分最高,而父母人均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幸福指数得分均为最低;190名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的大学生在幸福感、幸福指数的四个方面得分均为最低,而生活费在1000元以上的则在四个方面得分最高,且不同生活费水平的大学生在幸福指数、主观幸福感、社会幸福感的差异达到显著。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应共同努力,一方面要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力度,提供更多勤工助学岗位,畅通奖学金、助学金渠道,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因为恩格斯也认为“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极微小的一部分可以靠观念上的权利来满足,绝大部分却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11] 239。另一方面要关注他们的心理感受和心理状况,及时疏导因贫困带来的不良情绪和不健康心理,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自强、自立、自尊、自信的生活态度和远大的理想目标,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免除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同时应重视大学生中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倾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思想不断影响着大学生,使部分大学生的幸福观越来越世俗化、物质化、功利化。在被调查的三校大学生中,55.56%认为经济富有最幸福,43.1%的大学生若有足够享用一生的钱后就不愿继续工作。邓遂的研究认为,“在市场经济全球化、消费享受主义思潮风靡全球的社会大背景下, 物质财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极大地凸显出来, 使得市场经济中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存在形成过高的经济物质消费需要的危险。在现实生活中, 许多人没有形成适宜的个人需要, 终日生活在过高的心理需要阴影之下, 或因需要不能满足而遭受挫折, 或因选择非法的行为模式来满足需要, 结果害人害己”[12]。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物质享受一旦成为目的本身,它便会失去人的面貌,沦为动物性的生存。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崇高信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幸福观,放眼世界与未来,以崇高的理想引导大学生的幸福之路。

2.2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全面幸福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重视物质需要的适度满足,同时也认为精神幸福、社会幸福是更高层次的需要和幸福。生存需要、物质需要等低层次的需要强烈、得到满足后快乐感很强,但时间较短暂,随之而来的痛苦、烦恼、懊悔却很多,正如德谟克利特所说,“对一切沉溺于口腹之乐、并在吃、喝、爱情方面过度的人,快乐的时间是很短的,就只是当他们在吃着、喝着的时候是快乐的,而随之而来的坏处却很大。对于同一些东西的欲望继续不断向他们袭来……除了瞬息即逝的快乐外,这一切之中丝毫没有什么好东西。”[13] 85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也认为“当人心沉溺于感官快乐,直到安之若素,好像获得了真正的幸福时,它就会完全不能想到别的东西。但是当这种快乐一旦得到满足时,极大的苦恼立刻就随之而生”[14]18-19。追求物质、感官的无限满足会因生活缺少意义和价值而痛苦和苦恼不堪,并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精神分析大师弗洛姆甚至认为所有需要都得到满足的人根本不会幸福,“临床病例显然表明,那些致力于追求无拘无束性欲满足的男性和女性,不但没有得到满足,而且还得常常承受严重的神经质冲突或神经症状的痛苦。全部本能需要的满足,不仅不是幸福的基础,甚至连精神正常也不能保证”。[15]

精神需要、社会需要等较高层次的需要相对不那么急迫,得到满足后的幸福感不是那么强烈,但持续时间较长、有更多满足感与价值感,也更有利于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处于高级需要的水平上,意味着更大的生物效能、更长的寿命、更少的疾病、更好的睡眠与胃口”[9]57-58。追求精神幸福、社会幸福能让大学生身心更健康,“对高级需要的追求和满足代表了一种普遍性地趋于健康的走势,一种远离心理病态的走势” [9]58。追求精神幸福、社会幸福也是人与动物的重大区别,“越是高级的需要,就越为人类所特有”[9]57。

大学生应科学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基本需要适度满足后,努力追求自我实现、服务他人与奉献社会。三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幸福就是金钱、地位、名誉、权势等,这其实是一种很大的误解。把幸福定义为外在的手段性内容会使大学生偏离幸福的本义,离幸福越来越远。有足够的钱后选择“享乐”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幸福指数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选择继续“工作”的大学生,即继续工作、创造的大学生实际上更幸福。Kasser和Ryan研究了内源目标(友谊、社交、个人成长等可以直接满足基本需要的目标)和外源目标(财富、名望、生理吸引力等可以间接满足基本需要的目标)与幸福感间关系的差异,结果表明,内源目标与幸福感的指标之间有正相关,而与沮丧和焦虑间有负相关;外源目标与幸福感指标间有负相关[16]。Ryan 等人在以俄国人为样本的研究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结论,检验了跨文化的一般性。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虽都是人的天性与本能,但不能用相等的力气追求,而是应努力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那些两种需要都得到了满足的人们通常认为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他们愿为高级需要的满足牺牲更多的东西,而且更容易忍受低级需要满足的丧失。”[17]73精神幸福、社会幸福将带给大学生更强烈的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17]54。单纯的物质享受本身并不是幸福的源泉,斯宾诺莎认为人们追求的财富、荣誉、快乐是追求新生活目标的障碍、是不确定的善,“世界上因拥有财富而遭受祸害以至丧生的人,或因积聚财产,愚而不能自拔,置身虎口,甚至身殉其愚的人,例子是很多的。世界上忍受最难堪的痛苦以图追逐浮名而保全声誉的人,例子也并不较少。至于因过于放纵肉欲而自速死亡的人更是不可胜数”[14]20,只有“一切社会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18] 322的前提下,只有在为他人而奉献、为“中国梦”而努力的实践中,丰富的物质生活才与丰富的精神生活一道成为幸福的内容。

3享受幸福,更创造幸福

劳动实践是大学生存在、发展、创新的源泉,是幸福的根源。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念,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用勤劳、智慧创造幸福生活。

3.1实践是大学生幸福的源泉

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和特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产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19]11人类历史是实践与创造的历史,“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马克思始终以实践为出发点和基点,重视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而有别于“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2]58。实践是大学生幸福生活的源泉。

首先,大学生幸福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是在实践中获得的。“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11]580不生产、不劳动、不创造,大学生的幸福生活就是空谈,工作、劳动、创造应是大学生的第一需要和至高享受;其次,大学生的社会关系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良好的社会关系是幸福的必要条件,大学生通过实践形成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家庭关系等,获得了归属感、安全感、爱、尊重和自我实现和价值感,获得了幸福;第三,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本质力量的体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实践活动是异化于人的需要和人的本质,是对人的剥削、压迫与摧残,是人的“枷锁”,“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20]53。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其体力、脑力、才能、智慧等全部力量的舞台,提供了全面发展和自由展出全部的优势与潜能的机会,是大学生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唯一手段,是大学生本质力量的体现和本质需要,是大学生幸福生活的源泉。

3.2享受幸福,更创造幸福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是享受与创造的统一。大学生应增加感受与享受幸福的能力,享受生活中随处可得的幸福。大学生生活在社会主义优良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环境中,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丰富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享受学习的幸福、青春的美好,享受着家庭与社会的关爱与照顾,理应是最幸福的人。但遗憾的是相当多大学生感觉不到幸福,经常忧愁、烦恼、嫉恨、颓废、抑郁,生活没有目标与希望,却抱怨父母、抱怨同学、抱怨学校、抱怨社会,不知感恩、不思回报,缺乏感受幸福的能力。事实上,幸福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事不在,只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与道德品性,自觉树立并追求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的远大理想目标,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积极主动投身于火热的生活实践中,就能发现生活中遍布的幸福。

大学生还要树立劳动与创造光荣的观念,积极创造出更多幸福。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实践活动对于幸福的作用,认为“幸福在于合德性的实现活动”[21],一个人只是具备德性还不配享幸福,必须有现实活动的参与、使德性渗透于行动中才能获得快乐和幸福。实践与创造是大学生力量的体现,是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20] 58。劳动创造了人类存在与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要创造历史的人们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东西,必须投身于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1],没有劳动创造,人类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当自己改造自然、社会、自身, 改造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各种能力得以发挥时才会有一种真正的自我价值实现感。幸福不是某种既定的存在,而是现实的创造活动”[22]。但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大学生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有足够的钱后享乐还是工作的调查中,选择享乐的大学生比例高达43.10%。相当多大学生以劳动为苦,以安逸、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为荣,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背离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创造者,要真切认识到劳动和创造是幸福的源泉,要以建设伟大祖国、实现祖国的富强、民主、文明、幸福为荣,要以“中国梦”作为自己的梦想,要以奉献为荣、以为人民服务为荣,敢于质疑、打破陈规,勇于实践、勇于推陈出新,在创造和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创造出幸福美好的生活,象雷锋那样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社会,“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23]242

4自我实现,更无私奉献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视为大学生全面幸福不可割裂的组成部分,认为个人幸福是大学生正当合理的追求,并追求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在确认人的本质中正确地解决了两者的关系。

4.1个人幸福是大学生正当合理的追求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明确承认追求个人幸福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那样,“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24],只有每个人都得到了自由发展和幸福,才有幸福的社会。牺牲个人幸福、忽视个人幸福是对人性的抹杀,会严重妨碍其健康成长与长远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曾存在忽视个人需要、个体幸福的情况,导致很多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纯粹考虑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致使相当多大学生不愿接受甚至排斥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的针对性弱、实效性差、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对三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认为爱情幸福家庭美满、身心健康、事业成功、精神富足、经济富有等最幸福,即他们普遍更关注自身的需要、感觉与发展。事实上,幸福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辩证统一,既要提倡大学生无私奉献、克己为公、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也要以大学生的生存、生活、生命为本,从大学生真实的需要、愿望出发,以大学生的发展、完善为着力点,切实关注大学生的幸福要求,使大学生获得真实的幸福。

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追求幸福的基础,意味着大学生对于自己本质的全面占用,“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的全部本质据为己有”[3]124,对自己的实践创造物的自由支配。这不仅需要社会提供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更需要个体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自由驾驭外部条件,“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是理想,职责等等,也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25]330。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大学生可以较为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分工,可以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体力、智力、才能,在多样性的活动中享受劳动和创造的乐趣,“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我有可能随着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我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者”[2]275。大学生生活在有史以来最好的社会中,应抓住机遇,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面的幸福。

4.2追求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是辩证统一的,个人幸福增进和丰富社会幸福,社会幸福保障和保证个人幸福。但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幸福观都没有正确处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感性主义幸福论者一再要求人们关注社会幸福,但他们所说的社会幸福只是达到个人幸福的手段或途径,最终的目的还是个人幸福;理性主义幸福观强调道德和至善的重要性,力求让个体达到内在的完善,但没有看到个人与社会辩证统一的关系;基督教幸福观也讨论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关系,但是他们把幸福建立在全能的“上帝”身上,一切问题、矛盾、冲突的解决必须依赖于上帝,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也是由上帝来“裁决”,不可能真正解决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矛盾问题;功利主义幸福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似乎是处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矛盾的最好准则,但他们所说的社会幸福的是个人幸福的总和,混淆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在本质上的不同;只有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视为全面幸福不可割裂的组成部分,在确认人的本质中正确地解决了两者的关系。

没有幸福的个体,就不会有幸福的社会。必须承认大学生追求个人幸福的正当合理性,充分尊重与保障大学生的利益与需求,以大学生的幸福为本,通过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开展幸福实践、幸福指导等多种途径增加大学生追求与创造幸福的能力。只有每个个体、每位大学生的幸福都得到保证的社会,才会被认可、被赞同,并成为个体自觉为之奋斗与服务的共同体。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个人的幸福也同时增加了他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幸福,“凡受理性指导的人,亦即以理性作指针而寻求自己的利益的人,他们所追求的东西,也即是他们为别人所追求的东西。”[26]184。

同时也要认识到社会幸福是个人幸福的保障和基础,没有社会幸福就不可能有个人幸福,个人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只有在社会幸福的不断增长中才能得到实现和保障。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每个人,包括每个大学生的发展。托马斯·阿奎那认为,“无论是谁,只要他促进社会的公共幸福,他就是同时促进他自己的个人幸福”[27]137。个人幸福决不可能离开他人和社会的支持而孤立地得以实现,“个人幸福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条件,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固然有赖于个体自身的努力,但在客观上受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28]人的本质决定了人与社会不可分割,“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3]122-123。大学生的任何实践都是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成果中、依靠他人的贡献进行的;大学生的幸福也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水平、幸福水平所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7]515。社会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2]80,“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29] 220。没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越来越健全、越来越富强、越来越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就不可能有大学生个人的幸福,要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幸福观念。

大学生的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并不是绝对对立、对抗性、不可调和的,而是在伟大“中国梦”目标下的和谐统一。大学生的个体幸福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将增益与丰富社会幸福的内容与层次,是社会幸福的具体体现,而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也决定了其没有自我、自私的幸福,只是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优的成长与发展条件。所以斯宾诺莎认为实现个人幸福的最佳途径、最好办法是要把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结合起来,在利他的同时利己,把个人幸福与公共福利统一起来:“我说人要保持他的存在,最有价值之事,莫过于力求所有的人都和谐一致,使所有人的心灵与身体都好像是一个人的心灵与身体一样,人人都团结一致,尽可能努力去保持他们的存在,人人都追求全体的公共福利”[26]184。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大学生幸福观中的个人主义、物质主义、现实主义倾向。在三校大学生你认为“最幸福的内容”的调查中,“为社会作贡献”(32.52%)、“帮助别人”(27.30%)、 “远大目标”(12.73%)的选择都较少。大学生普遍关注自身的利益与需求,以自我为中心,过分重视眼前利益、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倾向,更凸显了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教育的必要性。既要反对只讲个人幸福的“利己主义”幸福观,也要反对只讲社会幸福、集体幸福忽略个人幸福的传统观念,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大学生认清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内在统一性,在社会幸福中增进个人幸福,在个人幸福中增益社会幸福,“为了使自己幸福,就必须为自己的幸福所需要的别人的幸福而工作”[2]56。大学生所追求的幸福越有利于社会整体幸福,越能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意义、存在感与幸福感,而幸福的社会更能保障并激发大学生创造幸福的积极性,“只有个体与社会统一的幸福,才是真实的幸福,只有在二者统一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幸福。”[30]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2: 5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人民出版社, 1995: 16.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126.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514.

[5]     闵绪国.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论析 [J]. 高校理论战线, 2010, 002): 60-63.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 人民出版社 1956: 439.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329.

[8]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146.

[9]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M].许金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15-29.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M]. 人民出版社, 1995: 9.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 人民出版社, 1995: 239.

[12]  邓遂. 论和谐社会的社会心理基础 [J]. 齐鲁学刊, 2008, 6(17.

[13]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 [M]. 商务印务馆, 1987: 85.

[14]  斯宾诺莎.知性改进论 [M]. 商务印书馆, 1960.

[15]  弗洛姆.爱的艺术 [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63.

[16]  R.M. RYAN,E.L. DECI.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1): 68.

[17]  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 [M].成明. 九州出版社, 2003: 54.

[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M]. 人民出版社, 1972.

[19]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节选本 [M]. 人民出版社, 2003: 11.

[20]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 58.

[21]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M].寥申白译注. 商务印书馆, 2003年11月第1版.

[22]  高兆明.道德生活论 [M]. 河海大学出版社, 1993: 266.

[23]  罗国杰主编.中国革命道德:理论卷 下册 [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9.

[24]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7: 50.

[2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330.

[26]  斯宾诺莎.伦理学 [M].第2版 ed.: 商务印书馆, 1983.

[27]  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 [M].马清槐译. 商务印书馆, 1963: 139-140.

[28]  高兆明.道德生活论 [M]. 河海大学出版社, 1993.

[2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220.

[30]  樊浩. 道德与自我 [M]. 长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4: 241.

Theme: Firmly Establish Marxist Concept of Happiness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with firm Marxist Concept of Happiness are more happier. Marx regards free and conscious activity, the sum total of social relations and Human’s needs as Essence of Humanity , which is the pivot point and foundation of Marxist Concept of Happiness. Marxist Concept of Happiness admits explicitly that physical needs are basic drives and regards spiritual needs and social needs as higher level. The college student should pursue spiritual well-being and social well-being when chasing physical happiness. Marxist Concept of Happiness considers enjoyments and creativity are union. The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increase the abilities to feel and enjoy the happiness, and create more happiness for society with the concept of labor and creativity glorious. Marxist Concept of Happiness regards individual and social happiness are dialectical unity with objection to both egoism and omit individual happiness, and they think the college students will obtain personal well-being when increasing social well-being. The survey to 1359 college students in three colleges shows that the ones with scientific Concept of Happiness are more satisfied with life, and more glad devote to society, stronger practical abilities with more friendly relationships and are happier versus the opposites.

Key Words: Essence of Humanity, College Student, Marxist Concept of Happiness



 

上一篇: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下一篇: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