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工业技术 » 正文
新疆出土的夏商至汉代皮鞋靴的工艺分析
 
更新日期:2024-08-09   来源:   浏览次数:32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摘要:本文介绍并分析了新疆出土的夏商至汉代有代表性的皮鞋皮靴,详细地介绍他们的工艺发展过程,对其结构工艺及装饰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对比现代鞋靴

 
摘要:本文介绍并分析了新疆出土的夏商至汉代有代表性的皮鞋皮靴,详细地介绍他们的工艺发展过程,对其结构工艺及装饰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对比现代鞋靴的结构工艺及装饰,发现夏商至汉代,人们不断地改进和颠覆鞋靴的制作工艺,以至今日好多工艺还在沿用。比如跨越几千年的并且经久不衰的雪地靴,抽褶鞋,系带鞋等工艺都源于夏商至汉代。
关键词:皮鞋;结构;造型;工艺;发展
鞋靴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猿到人的进化,直立的原始人手脚分工,脚承载着全身的重量也是全身唯一与大地保持紧密接触的部位,为了适应恶劣的环境,他们想出的最简单、快捷保护脚的方法,就是揪住手边的任何东西,比如平展的树皮、大片树叶等等,用藤条或坚韧的长草捆在脚下即可。然而,后来人们发现树叶或稻草会短时间腐烂,于是植物就被兽皮代替,不久人们又发现脚底的兽皮容易磨烂,之后就用材质较厚质地较硬的材料来保护脚底,从此鞋底和鞋面就分开了,这也是中国鞋史中划时代的成就。
皮革鞋靴最常见的就是靴子,靴是指鞋帮高过脚踝部的鞋。从历史演变看靴首先为北方游牧民族所用启的保暖性好便于骑射。唐统一全国以后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唐初靴子被钦定为宫廷官鞋,当时有长筒、短筒、圆头、平头、尖头等多种款式。一般用黑色皮革制作,后来妇女也形成了穿靴的风气,特别是在歌舞场合妇女着靴十分广泛。
我们从以下几个不同时代在新疆出土的皮鞋皮靴来分析皮鞋皮靴的工艺的发展。
1.夏商皮靴
1.1整体特点
图1是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的皮靴,根据碳十四检测结果显示它距今3800年,属于我国夏商时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靴高:28.5cm;靴底长:29cm;前宽:14cm;后宽:7cm[1],选料是,皮、毛,皮靴由三块皮子缝成,靴底,靴面和靴筒组成,正中涂有一条红道,红道两侧穿数个小洞,内对插羽毛。一条本色毛绳在靴筒上绕两圈后系紧。
1.2结构工艺分析
由图1左分析得图2[2]所示,皮靴的结构和整体的造型还非常的简陋,但是已有帮底分件,鞋面也有最基本的分割,整个靴由靴底,前帮和后帮,其各部分的平面图见图2。由此看来夏商时期的皮靴整体工艺还是较为粗糙,也只是简单的工艺加工。
1.3装饰风格
从图来看[3],虽然很少有艺术加工,但是可以看出已存在最基本的设计意识。比如说:在皮靴的正中间涂有一条红道,道两侧对称的穿数个洞,内对称的插有羽毛,都运用左右对称思想,一条毛绳在鞋翰绕两圈后系紧,绳头往上的10cm出有打结,设置流苏设计元素,打结即显得有层次又很活剥跳跃,绳子既没绕一圈显得单调又没有绕三圈显得啰嗦。在色彩上也有讲究,中间涂有少面积的深红色,是为了用少量的亮色点缀整个鞋的大地色是鞋子不再单调,毛绳的颜色和鞋的颜色呼应,内对插的羽毛是菊红色是红色的邻近色,衬托红色,又过度了红色和鞋的本色。由此来看在青铜器时期,人们对于鞋的概念,除了基本的实用功能,也开始注意装饰功能。
作者:董丽娜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新疆出土的夏商至汉代皮鞋靴的工艺分析

下一篇: 新疆出土的夏商至汉代皮鞋靴的工艺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