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论《诉讼》的空间叙事形式及其意义
 
更新日期:2024-08-14   来源:   浏览次数:33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摘要:卡夫卡小说中迷宫式的体验特点与其空间形式的组合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诉讼》的空间叙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作家正是通过空间的断裂性、静止性

 
摘要:卡夫卡小说中“迷宫”式的体验特点与其空间形式的组合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诉讼》的空间叙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作家正是通过空间的断裂性、静止性和共时性的相互组合,同时以小说人物的视场来建构一个多维立体空间,而读者则在这多维的空间中感受着属于自己的生存体验。
关键字:卡夫卡 《诉讼》 空间形式 视角 生存体验

引言:
在卡夫卡的主要几部作品里没有哪一部不带有“卡不卡式生存困境”韵味的小说,甚至就他早期模仿狄更斯的作品如《美国》都是浓缩着作家自己的生存体验,作为20世纪整个西方文学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卡夫卡塑造了一个的神话,他作品中衍生出的种种言之不尽的意味令读者久久徘徊。写作于1914到1915年间的长篇小说《诉讼》,更是具有“谜一般”的意义指涉性。评论家们对它的研究也呈现出多元格局,如从比较视角的角度、女性观的角度、社会伦理角度甚至自我性结构角度和欲望政治等角度进行了不同的解析。国内对卡夫卡的研究虽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但研究成果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从从政治、宗教、还是意识形态等各种方面的阐释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如叶廷芳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探险者——论卡夫卡的艺术特征》一文从荒诞的艺术形式来评述,杨胜刚对《诉讼》的视觉控制艺术及其造成的阅读效果解读。近几年,随着空间叙事理论的兴起,空间问题逐渐成为叙事理论的关注焦点,特别是弗兰克以创造“空间形式”来打破了传统的时间艺术的创作观。叙事学的空间转向是在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空间问题逐渐成为批评理论界的关注焦点。约瑟夫·弗兰克在《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中明确阐释道,现代作品中的结构形式越来与趋向于以“同在性”取代“顺序”,这是一种美学的空间。在这种空间中,精神世界被建构。正如加布里尔·佐伦的《走向叙事空间理论》所说的,空间是读者积极参与的建构过程,我们正是随着作者的笔下的视角空间中感受并体验着我们“真实生活”,我们在体验中感受着存在。在《诉讼》中,作者通过不断切换的空间场景、并置的结构以及叙述视角的技巧,详尽地描述着最隐秘的精神现象,一种荒谬表象下的真实感。每个人都必须体验和忍受生活,我们在作家梦靥般的艺术世界愈发体验着现实世界揭露后自我反省的无力感,这种让人从心理感受不安很大原因在于作家在小说形式的创造中有意避免的详述和阐释,我们被作家的主打线索引导时,又被文本中突如其来的新的维度打乱,在这种流动的错觉中,《诉讼》展现了鬼魅的艺术气息以及强烈的空间多维感,“当一个二维平面的文本与其独特的叙事时间的结合,产生的是以一个四维的审美空间感。”[胡志明,《卡夫卡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第297页.]对此,本文将从空间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诉讼》独特的结构形式、叙述策略和空间多维的立体感,并由此探索卡夫卡作品中特有的“生存体验”。
作者:阳丹丹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论《诉讼》的空间叙事形式及其意义

下一篇: 论《诉讼》的空间叙事形式及其意义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