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制造l类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探索
 
更新日期:2024-10-23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浏览次数:30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摘要:制造类的新生研讨课是是带有专业背景的通识课,一方面,学校和学生给专业背景的通识课以很多的要求与期待,另一方面专业背景的新生研讨课的教学

 
摘要:制造类的新生研讨课是是带有专业背景的通识课,一方面,学校和学生给专业背景的通识课以很多的要求与期待,另一方面专业背景的新生研讨课的教学面临着诸多矛盾,需要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去解决这些矛盾。作者在对连续三届制造类新生研讨课教学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找出当前教学工作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并在后一次的教学工作中进行完善。初步达成了制造类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制造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改进
1.引言
新生研讨课是普通高校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课程,使新生体验一种全新的以探索和研究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和兴趣。新生研讨课1959年起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随后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美国知名高校都仿效哈佛大学开设了具有学术性质的新生研讨课。到2009年,美国已有87.3%的研究型大学开设了新生研讨课[1]。国内清华大学首先于2003年开设了31门新生研讨课,随后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研究型高校也开设了新生研讨课[2、3],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西南交通大学于2014年秋季在茅以升班开设了新生研讨课,并在2015年全面推广新生研讨课,在2016年第一学期的质量评估中,抽查的新生研讨课全部获得优秀评估。
国内外大学通过开设新生研讨课,同时也对新生研讨课开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教育学专业也在进行教学理论和教学管理的研究。文献[3]针对人大的新生研讨课的课程定位、教学组织、教师的遴选、培训及激励、以及和其他课程的衔接做了详细的分析。文献[4]针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对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模式和实现途径做了探讨。南京大学的蔡颖蔚等对新生研讨课的教学范式进行了分类总结并对初步成效进行了归纳[5]。特别地,重庆大学的张根保教授针对机械工程的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与探索[6]。上海大学的陈方泉等针对上海大学在开设新生研讨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研究了相应的应对解决方案[7]。
作者:马术文,丁国富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制造l类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探索

下一篇: 制造l类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探索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