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中国文学:柳意象与古诗文中的女性之喻
 
更新日期:2022-10-26   来源:   浏览次数:115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柳意象与古诗文中的女性之喻姚智清内容摘要:从《诗经》开始,柳就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意象。柳意象由最初的借景抒情到后来

 

柳意象与古诗文中的女性之喻

                      姚智清

       

内 容摘要 :从《诗经》开始,柳就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意象。柳意象由最初的借景抒情到后来的君子比德,再到后来专用来比喻女性,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及情感沉 淀的过程。古诗词中柳意象的形态与内涵的组成与女性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特点非常相似,从而在文人心中形成了以此来比喻女性的心理定式。

关键词:古诗词;柳;意象;比喻,女性之喻

柳树是我国古老的树种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便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描写,唐以来,柳更是大量出来在文学作品中,并逐渐成为一种凝聚着中国人特殊情感和思想的大众意象。

柳树作为一种意象为中国人所普遍接受,在内容和情感色彩上,发生过较大的变化。

柳 在先秦诗文中仅只是为了借景抒情,杨柳的婆娑之态衬托着人们心中缠绵悱恻的心绪,已经具有了柳意象中悲情缱绻的意味。到魏晋时,柳作为男性比喻,和竹一 样,有君子比德之效。如《世说新语》中就有“濯濯如春月柳”的句子,《南史·张绪传》中也有“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的说法,都是将美男比作玉树 临风的春柳,显示其风流倜傥卓然飘逸的神态。可以说一直到齐梁时期,柳树还并不专用来比喻女性。唐代以后,柳意象中的女性意味骤然增加,其阴柔的成份大大 加强,清人程梦星评李商隐诗时曾说:“唐人言女子好以柳比之,如乐天之杨柳小蛮,昌黎之倩桃风柳,以及《章台柳词》皆然。”[1]至此,柳与女性,女性与 柳,便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女性之喻中一个最常用的喻体。

所 谓女性之喻是指以女性为本体的比喻。可以用来作女性之喻的植物一般是花草,若是树木则是那些富于色彩、富于美感、枝细条柔的品种,而柳则是其中最主要的树 种。柳意象在形态上主要由柳枝、柳絮、柳叶组成,宋人曾言:“柳比妇人尚矣,条以比腰,叶以比眉,大垂手、小垂手以比舞姿”。[2]

柳 枝是柳意象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柳树修长,质性柔弱,多用来比喻女性的腰身。在南北朝之前,女性的腰身多用“束素”来比喻,而隋唐之后,则多用柳枝柳条来比 喻,温庭筠诗云:“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正是玉人断肠处,一渠春水赤栏桥”(《杨柳枝》)及“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南歌子》),柳永 也有“英英妙舞腰肢软”(《柳腰轻》)和“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少年游》)的句子。另外,柳枝还可以比喻女性的舞姿和步态,取其摆动之曲 线美。如唐传奇《游仙窟》写五嫂舞姿:“翻身则风吹弱柳”,刘禹锡《忆江南》“弱柳从风疑举袂”等,都写活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神态。

柳 意象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柳絮,它具有多种象征意蕴:其一,比喻春光易逝,红颜不再。如苏东坡的侍妾朝云每每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一句就哽咽不能语,便是 因为柳絮乃春天之物,渐吹渐少之时,就是春光将尽之日,而年复一年,青春何在?故有此悲。张先《千秋岁》中也有“惜春更把残红折。……永丰柳,无人尽日飞 花雪。”也是因飞絮尽落而生惜春之情。其二,比喻无根无家,四处漂泊。这多是女性命运的自况。如《红楼梦》中黛玉咏絮词中就有“飘泊亦如人命薄”、“叹今 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等句,便是借柳絮寄托个人飘泊随风、生死由人的不幸的身世和命运的。其三,比喻倡女或女子水性。如罗隐 《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用“无定”的“自家飞絮”暗示女子的倡女身份,含有讥讽的意味。晏几道 《浣溪沙》中“日日双眉斗画长,行云飞絮共轻狂”,不仅以“行云飞絮”暗示女子的倡家身份,而且也表现出她们随人摆布、飘浮不定的遭际和命运。

柳 叶也是柳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用来比喻女性的眉毛和眼睛,如“芙蓉如面柳如眉”, “翠柳眉间绿,桃花脸上红”( 敦煌词《南歌子》),便是用柳叶来比喻女性的眉毛。李清照《蝶恋花》中有“暖雨睛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的句子,是以柳叶来比喻女性的眼睛。这 里的“柳眉”、“柳眼”与“蛾眉”、“杏眼”并无两样,都是因其形似的缘故。还有的诗人专以人眼来说柳叶,如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 续”,李商隐《二月二日》:“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也是因其形似之故。

 二

柳意象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情感积淀,由借景抒情到君子比德,再到专喻女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原因则是因为其本身具有的柔顺卑弱的特征与人们心目中女性的原型特质是相吻合的。

1.悲情缠绵

柳 的这种悲哀与其形态有关。“一棵垂柳之所以看上去是悲哀的,并不是因为它看上去像是一个悲哀的人,而是因为垂柳枝条的形状、方向和柔软性本身就传递了一种 被动下垂的表现性。”[3]因此,在西方,柳树常常与死亡联系在一起。而在中国人眼里,这种悲哀常常起到一种渲染离情别绪的作用。 李白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的诗句,张先笔下也有“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一丛花令》)的以柳写离愁的词 句,这都使柳意象蒙上了一层缠绵悱恻的情绪,柳树在古诗词里也就成了离别的象征。另外,柳树虽与桃李同争春,但“一样春风弄颜色,桃李含笑柳含愁。”这是 因为与桃李之艳丽相比,柳树的色泽过于暗淡,不由得使人联想到悲哀的事情,抒发悲伤之情。即使是在春天万象更新的时节里,也会发出“扬子江水杨柳春,杨花 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的悲叹。

柳 树的这种悲情缠绵的内质与女性多情多愁的心理是暗合的。在古代,人的本性和才能都受到极大的压抑,而女子的处境比男子更糟,她们连个人的命运都把握不了, 再加上女子重情的心理特征,所以在她们的心中蕴蓄着无尽的哀怨。从许穆夫人的《载驰》到蔡琰的《胡茄十八拍》,从薜涛的“泪湿红笺怨别离”到李清照“只恐 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女子似乎总在愁情别绪中生活。因而,在男性世界看来,缠绵、多愁、善悲、喜怨就成了女子的天性。

2.柔弱和顺

一 般以为,高大的、向上的事物带有男性壮美的阳刚之气,而弱小的、下垂的事物总让人觉得柔弱纤细,是女性阴柔之美的体现。东汉班昭《女戒》说女子“卑弱第 一”,晋张华《女史箴》也说“妇德尚柔”,而柳树枝条下垂,枝条婆娑,因而显得柔美和顺,正与社会对女性的道德要求相符合。

《诗 经》时代,女子以健硕为美,到了后来,随着男权势力的增长,女性的社会角色便慢慢退化,进而成了男性玩赏控制的对象,他们要求女子以柔为美,以顺为德,于 是柔弱和顺就成了女性气质秉赋中最动人的特点。所谓“柳丝袅娜春无力”(温庭筠)、“柳柔花媚娇无力”(秦观)写的都是女子柔弱如柳的身姿神态。在男性们 看来,女子因其柔而生媚,因其弱而生娇,因其顺而生怜,而女子正因为有了柔、弱、顺的特点,才显得妩媚娇艳,楚楚动人。而柳树外表上的纤细柔弱,低眉和 顺,正合乎女性的这一特质,所谓“蒲柳之质”、“三秋蒲柳”都是女性柔弱之美的写照。

3.垂长袅娜

     清代李渔曾 说:“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4]其实,柳树的这种垂长袅娜恰恰与女性的外在美相一致。女性 形体贵修长,行动贵婀娜多姿。汉代体轻婀娜的赵飞燕,战国时“楚王好细腰”,都说明苗条修长、体态轻盈是美人最起码的标准。曹雪芹用“行动处若弱柳扶风” 形容黛玉的体态之美,杜甫也有“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的诗句, 表现的正是女性修长曼妙的妩媚之态。

4.易种好活

古人送别有折柳的风俗,一是因为谐音双关,“柳”同“留”,表达了送行之人的惜别之情;一是因为柳树易种好活,愿远行之人落地生根,随处皆安。

柳 树的这种易种好活的习性虽没有直接用在女性之喻上,但柳树“絮飞漫天”时轻曼随风的身姿和飘摇不定的命象却给了文人们无限的遐想,女性诗人更是从中看到了 自已如飞絮浮萍般飘落由人的身世和命运。而在男性意识中,也因看到柳絮无根,随处堕落,对其生发出轻薄、轻狂之意,“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在唐诗中,桃花柳絮便成了倡女的代名词,而俗语更是用“水性杨花”来形容那些轻浮善变的女子。

柳作为一个古老的意象,在中国人的心中存活了数千年,而它与女性之喻的关系,也逐渐成为一个心理定式。正如《世界文化象征辞典》中所言:“柳树枝叶随风摇曳,形态优雅多姿:在描写女性的体态时,这已成了老套。”[5]

注释:

[1]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M],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P649。

[2] 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九.历代诗话[M]下.北京:中华书局,1981.P487-488.

[3]鲁道夫·阿恩海姆[美].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P624。

[4] 李渔:闲情偶寄[M]卷五则.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P4.

[5]世界文化象征辞典[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P536。

作者简介: 姚智清(1965- ),女,山东莘县人。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修辞学。

 

上一篇: 中国文学:柳意象与古诗文中的女性之喻

下一篇: 中国文学:柳意象与古诗文中的女性之喻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