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解构与重构:影视剧的文化阐释效用——以《人民的名义》为例
 
更新日期:2024-11-17   来源:   浏览次数:176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摘要】文化是我们生活必不可缺的元素,规制着我们的日常行为。而影视剧作为文化传播阐释的方式之一,同样是我们生活的必备元素。《人民的名义》将文

 
【摘要】文化是我们生活必不可缺的元素,规制着我们的日常行为。而影视剧作为文化传播阐释的方式之一,同样是我们生活的必备元素。《人民的名义》将文化的规范、价值观、语言以及符号等元素,透析于剧情之中,向我们传达着当代社会的文化形式,也解构与重构着现代社会的核心问题。这部不可多得影视剧给于我们诸多的思考。首先是影视圈怪像的折射与对比,其次是新媒体时代影视剧创作的变异,再者是影视剧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贴切创作。
【关键词】解构 重构 文化阐释 人民的名义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自湖南卫视播出以后,其塑造出的种种人物和叙事情节,一时间成为了社会公众讨论的热点话题。无论是线上的网络评论,还是线下的现实议论,人们皆从自身的角度各抒己见,表达出对这部电视剧的见解。在收视率破8的趋势下,“达康书记”、“GDP”、“反腐”等等名词,逐渐流行于人们的话题讨论中,形成一种另类的由影视剧与大众组合而成的文化。文化的作用便是为社会中不同的个体提供意义共识,将他们独立的生活融合成一个整体,而这种共享的意义框架,正是使得社会成为可能。意义框架是由规范、价值观、语言及符号等元素组成,构建成文化的缩影。本文正是基于文化的构成要素,试图以《人民的名义》为例,阐释影视剧的解构与重构文化的阐释力作用,与此同时,进行这种作用力背后的冷思考分析,以为影视剧更好的贡献社会和谐而提供些许建议。
一、规范的解构与重构
规范就是在特定的情境下界定行为是否得体的社会准则。[ 迈克尔·休斯,卡洛琳·克罗勤社会学导论[M].周杨,邱文平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45.]它是通过人类长期经验积累,共同约定成俗,主观创造出的一系列行为衡量标准。既是来源于人类生活,又是独立于人类生活,法律、民德、社会习俗构成了规范的内在结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每个人物的命运及最终结果,即是对于法律、民德与社会习俗的解构与重构。
1.法律权利的滥用与法律权威的捍卫
影视剧作为一种文学艺术,虽然取材于现实生活,但是在艺术造诣上要高于生活。《人民的名义》结合了当前全国反腐的社会现实,作为整部电视剧的内容架构,同时它高出了反腐本身,展开了对现阶段社会现象的探讨。[ 赵军.从《人民的名义》看中国新生代电影的可贵[N].中国电影报,2017年4月12,第007版.]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新新阶层对于自身权利的使用与维护呼声日益高涨,而社会底层民众,历经互联网、自媒体时代的洗礼,对当前社会的认知达到新的高度。这些新新阶层与社会底层民众的新要求与现行的僵化社会体制机制格格不入,形成新的社会矛盾。
作者:陶杰夫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解构与重构:影视剧的文化阐释效用——以《人民的名义》为例

下一篇: 解构与重构:影视剧的文化阐释效用——以《人民的名义》为例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