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国后,面临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和新中国的无产阶级国家话语建构, 工人阶级的叙事是新中国无产阶级话语构建的一体两面:一方面,要将工人阶级主体询唤内嵌于“民族-人民”的宏大叙事;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在其日常生活、文化实践不断获取主体经验,从而被询唤为主体。读报组在阅读、文化消费内部建立起隐性的层级机制,不断激励工人阶级通过符号再生产推动生产增产,并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读报组的独特意义生产场域让工人阶级在“想象的共同体”中被“询唤”成为主体。
关键词:工人阶级,主体询唤,读报组
一、工人阶级一体两面的叙事结构
建国后,“国家工业化扩张的需要,让工人阶级在共产党的赋权之下再度拥有了主体性尊严”。[ 吴畅畅. 传媒、现代性与工人阶级主体性 [D]. 上海:复旦大学, 2008. 37 ]工人阶级如何重构在共产党下领导团结中国人民,对敌对阶级专政的叙事?如何凸显其经济地位,成为国际工人联盟中一支强大的力量?
工人符号的叙事内嵌于“国家意识形态里‘民族—人民’历史主体的一体两面的叙事基础”[ 同2. 38 ]:
一方面,在建国初,工人阶级主体性在“为工人阶级服务”在“民族-人民”的宏大叙事中被询唤出来(包括媒体文本构建、国家优待政策、对工人生活改善等全方面规划)。面对建国初期的国家生产资料的匮乏,个体要摒弃其经济利益追逐,团结起来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另一方面,实践让“民族-人民”叙事成为工人阶级主体经验,工人阶级在日常中感到自己作为领导阶级的团结力量,干部、政治参与经验和工人的距离不断拉近。
立足中国报刊中心,上海工人阶级读报组结合人际、大众传播,成为跨越时空“邀请”新中国工人阶级加入叙事建构的“想象”平台。本文拟通过对1951-1953年《解放日报》读者来信、读报组来信、以及读报组报道的话语分析,探寻工人阶级主体性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重构。
二、读报组的话语建构机制
(一)宣传工作是党保证生产的重要武器
读报组的“意义生产机制”在1951年关于国棉十六厂插纱间读报组的记录中得到体现。面对老年工人与青年工人生产思想态度冲突阻碍工厂生产进步,读报组“对症下药”,使青年工人通过读报改变了劳动态度,减少了浪费。“当她们听了朝鲜前线通讯后,小组中展开讨论:‘志愿军在朝鲜艰苦作战为了谁?’很自然地她们得出了明确的结论,她们都说:‘再不好好的做生活,怎么对得起志愿军呢?’...又一次,她们听到其他纱厂反浪费的故事,才了解多出回花回丝就是浪费,就是使国家的财产受到损失。”[ 《通过读报、提高群众政治觉悟》,《解放日报》1952年11月14日]
一方面,在读报组的诠释中,工人阶级中青老代际、技术和劳动工人之间等破坏阶级团结和个人英雄主义、利己主义行为在读报组场域中获得了意义,工人们找到了生产浪费、生产效率低下的原因,它们是“生产战争”中必须消灭的敌人;另一方面,读报组为“集体利益至上”意义生产提供了场域,工人在这里接受了集体主义教育、洗礼,以进一步融入“民族-人民”的宏大叙事中。
(二)主体权利和身份认同
“我伲工人阶级已是领导阶级,若连一个字都不识,又不知世界大事,这像啥样子。”[ 《通过读报、提高群众政治觉悟》,《解放日报》1952年11月25日]新中国的工人阶级不仅要识字读报,更要写稿登报,“向报纸写信与报纸保持联系”。“文盲”在诉苦产生了旧社会对个人学习权利被剥夺的的象征符号意义,在爱国公约定制中成为工人阶级进步竞争的内容。新中国背景下,工人阶级在翻身做主人后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获得了读报、时事学习等“知识”的主体性地位。学习和知识的性质产生改变——在旧社会中学习是“忍辱受苦,求得知识,爬出苦难的生活,离开劳动人民”[ 《我认识了自己的落后思想》,《解放日报》1951年7月25日]的渠道。在新中国,劳动人民占据政权的主体地位,学习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关心政治、明确立场的主体性行为,与非无产阶级思想斗争的武器。工人阶级以读报组为代表的实践学习方式不仅在理论上符合马克思哲学和中国革命经验,更动摇了传统儒生和资产阶级在知识、技术领域的话语地位。
作者:桑蕴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