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发展目标,是教育部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教育理念。这是继素质教育提出十余年之后,基础教育领域对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的一次大讨论。核心素养不是我们以前常说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机械组合,而是从时代、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出发,提出多方面、多角度、综合性的目标要求。然而目前多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仍只是从知识、技能、方法方面设计教学,缺乏从核心素养这个大教育观出发的意识。
那么,怎样才能在物理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结合新课程理念和物理学科的实际特点,笔者以高中物理选修3-4的一节常规物理教学《光的折射定律》为例,就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几点看法。
笔者曾在某重点中学的公开教学课堂,观察到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开场就是介绍惠更斯的波动理论,紧接着利用惠更斯的波动理论解释并推导了波的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随后又从理论上推导出介质的相对折射率的定义——斯涅耳定律,以及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接下来是折射定律的实际应用和习题训练。这样的教学设计,它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数学基础,通过折射定律进行纯理论的推导,既节省大量的课时,又推导出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说是 “一举三得”了。那么,这种以知识为线索展开的,散发着浓浓的“数学味”物理教学有什么问题?
首先,这种课堂单靠老师的讲授,缺失学生主动参与和建构的过程,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是难以深入理解、扎实掌握的;其次,这种一步到位的教法,是有悖于科学规律的(科学讲究证据,科学总是试图确定和避免偏见)。长此以往,恐怕会使学生对科学形成错误的认知,认为科学发现总是一帆风顺的;第三,它忽视了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失去了一次体验科学猜想和科学探究的机会,这是当前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
另一次物理课堂上,“光的折射定律”教学是这样展开的:通过小实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唤醒初中光的折射规律的记忆。而后提出问题:现在掌握的规律是否完整?折射角和入射角有什么定量关系?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后,继续引导学生设计确定实验方案,而后请三名学生上台做演示实验:
①一个学生操作折射演示仪,另一个学生读出折射角,第三个学生在设计好的电子表格中输入相应的数据。
②引导学生分析几个猜想的正误。利用电子表格中和公式计算出相应的数值和图像
③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作者:陈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