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有关新时代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维度的探讨
 
更新日期:2024-12-01   来源:   浏览次数:36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支柱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新时代,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支柱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新时代,加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大学生的成长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意义。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基因和精神标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4:171.][2]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诉求融为一体,既表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贯通。从国家层面看,我们所熟知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表述,《孟子》中“民贵君轻”的主张等,都与“富强”、“民主”的思想有着内在联系。从社会层面看,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商鞅的“智者作法,愚者制君”等,都与“平等”、“法治”思想相契合。从个人层面看,顾炎武高呼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陆游自警自励的名言“位卑未敢忘忧国”等,都要求我们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根基和活水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只有根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才能根深叶茂、硕果累累。加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也必将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步伐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坚实根基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0.][3]高度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在跌宕起伏的历史演进始终保持着文化自信的姿态,并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以贯之。站在中华文明的历史延长线上,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滋养中华文明发展的文化沃土,其具有的原点地位和起点优势始终是无法撼动的。站在全球文明发展与碰撞的境遇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未中断,所具有的连续性和兼容并包的本土性成就了她的独树一帜和独领风骚。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继承。唯有走在全面弘扬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才能更好的实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使命。通过高校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共识和文化认同,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而为新时代文化自信提供稳固的思想基础,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坚实的文化后盾。
(三)提高大学生伦理道德观念和理想信念的现实路径
中华文化一直以来都被称为伦理政治型文化,伦理道德关系是中华民族在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深沉的积淀。从儒家思想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到张岱年归纳总结的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即“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4]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81-290.][4]。都从不同角度,规定了每个人为维护良好的人伦关系应遵守的合理道德规范,他们所蕴含的伦理道德价值与道德义务对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此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信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伟大理想,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树立人生志向和理想信念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资源。“文化被创造出来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塑造人,塑造一种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独特的高级动物,一种适合自己社会的区别于任何其他不同社会的独特的人。”[[5]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何锡张,黄欢译.北京:华夏出版.1987:2-3.][5]因此,新时代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同时对于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境界,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也有积极意义。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有关新时代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维度的探讨

下一篇: 有关新时代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维度的探讨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