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培育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分析
 
更新日期:2023-10-07   来源:改革与战略   浏览次数:32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培育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分析[①]摘要: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作为课题组提出的创新性概念,具有不同于一般意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培育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分析[①]


摘要: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作为课题组提出的创新性概念,具有不同于一般意义增长极的丰富内涵与显著特点。这些显著特征使得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正是基于显著意义,深入探讨其发展战略,越发显得重要。本文从“做强中心城市,增强辐射力;做优节点城市,增强沟通力;做好关键型中小城市,增强集聚力”三个方面,分析了培育新型战略性增长极,实现城市次第崛起的“点线面三步走”的战略路径。

关键词: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     “三步走”战略      节点城市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是现代区域发展的一个创新概念和发展模式,是我国城市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一体化运作的必然选择,是带动现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提升区域合作和竞争力的牵引机。培育壮大城市增长极,对于区域经济振兴,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佩鲁(1955)作为增长极理论提出者,从技术创新与示范效应、资本的集中和输出及聚集经济三个方面分析了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布代维尔(1955,1972)从两个方面界定了增长极的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产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并尤其强调推动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内学者中,颜鹏飞(2004)立足增长极理论,论述了区域协调型增长极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而安虎森(1997)则认为,增长极理论作为一种发展理论, 是制订区域经济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理论依据。

城市增长级对于区域经济崛起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城市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推动城市功能的转型升级,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与效益?破解城乡发展失衡的突破口又在哪里?本课题提出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这一创新发展路径。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显著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城市增长极。它是指:城市发展的源动力来自于关键核心技术,通过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优势,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能够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城镇发展规模和建设时序、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城市、城市群或城市带。它以创新能力强、发展质量优、经济实力雄厚、辐射带动力强、要素整合力高、产业结构优化、综合承载力高、分工协作度高、对外开放度高等为特征;它注重当前与长远相结合,以增强发展的前瞻性;注重速度与水平相结合,以增强发展的持续性;注重投入与产出相结合,以增强发展的实效性;注重投资与消费、出口相结合,以增强发展的均衡性;注重经济与社会相结合,以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注重经济与民生社会事业相结合,以增强发展的和谐性。它着眼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瞩目于城市内生增长力的培育;它是推动城镇发展上水平的载体、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平台、是城市功能转型升级的引擎、是加大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桥头堡[②]。其兼具新型性、战略性与增长性多元化特点与一身。新型性主要体现为:其更注重创新在城市发展中的核心力量、注重城市功能的转型升级、注重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提升;战略性体现为:培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个长期过程。要将其上升为发展战略予以长久坚持下去;增长性体现为:落脚点是城镇高质量的发展,经济社会的高水平增长。

综上,可以看出,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核心理念与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相吻合,对城镇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重大影响,对于提高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具有重意义。其将成为推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因此,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将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一条崭新的路径探索。也正是基于此,深入探索其培育发展路径,也就具有了尤为突出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与社会“双可持续”为原则;以功能完善,特色凸显,宜居宜业为指导;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共进为要求,本课题组认为,推动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发展,就要实行“点、线、面三步走”的战略路径。

一,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点”战略

所谓点战略,我们主要是指依托区域内发展基础好、最具优势的中心型城市,集中力量建设成为富有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集聚区,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中的“点”。具体来说,就需要:

1,做强中心城市

所谓中心型城市,就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以及强劲的经济势能,发挥着枢纽作用,具有强大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城市。其综合经济发展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区域竞争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交通通达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均在领先区域内各城市。因此,中心城市是城市增长极发展壮大的核心所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只有中心城市的经济空间形成厚积之势,资源才能得以优化持续利用,资本才能实现大集聚,极化优势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区域经济才能大发展。为此,就需要:

首先,强化创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与传统意义增长极的显著不同之一就体现在更多的强调创新在城市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而中心城市的创新发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区域的创新发展水平。因此,就需要中心城市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战略规划常抓不懈。同时,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将城镇化与信息化有机结合,同步发展,提高中心城市的质量和品质,大力发展城镇互联网、物联网,建设智慧城市。此外,还要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核心,公共研发体系为平台,形成辐射周边、拓展海内外、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中心城市的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持续吸纳力,对社会经济的强劲带动力和走向世界的广泛影响力,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努力建设国际化的高科技城市。##end##

其次,完善城市功能,精细城市管理。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结构的优化;在城市空间扩大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功能的完善;在市区人口、建筑总量增加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品味的提升。尤其需要完善中心城市的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就业功能、服务功能,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提供重要平台。同时,还要创新城市管理运营机制,按照运作市场化、经营企业化、发展产业化、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城市管理要求,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适应大城市发展的城市管理体制,建设好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等,降低城镇的通勤成本、交易成本,形成与大型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综合承载力。

最后,大力实施“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围绕世界500强、国内100强等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全力推进各类重点项目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成果转化,加快推动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实现企业由大变强的根本性转变。

2,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力

 作为增长极中的核心,中心城市只有自身的强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对周边区域的足够辐射力。因此,就需要:

一方面,坚持城市主体选择的高端化。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要符合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等标准;在企业主体的选择上,要有较大的规模和较强的实力,并且还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在核心技术、专利产品、管理技能、市场网络等诸多方面拥有自己独特的核心优势;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积极发展省会经济、总部经济或服务经济,强化资源的高效配置。以此才能对上下游产业链条产生强大的引领力、整合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城市增长极中的主角功能。

另一方面,坚持城市发展路径选择的高端化。作为经济中心城市,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应尽量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式的发展路径,规避自主创新能力有限、品牌通道狭窄、企业根植性差、高层人才匮乏等问题。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科技、资本和技术等多种要素聚集优势,大力发展商贸、会展、物流等高附加值产业,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努力在大中小企业间以及企业与政府之间形成有序分工协作、科学配套的体制机制,既强化增长极的核心区域优势,又要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和辐射带动力,进而实现核心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线战略

所谓点战略,我们主要是指依托多种优势,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大力发展节点城市,培育多元化差异性优势下的城市崛起带,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中的“线”;具体来说,就需要:

1,做优节点城市

所谓节点城市,我们定义其为处于某一区域中核心城市周边的次级或者副中心功能的城市。它具有其明显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优势、发达的通讯优势和较强的产业优势。在产业、城市功能、资本等多方面都直接受到核心城市的辐射。由区域经济学的点轴理论可知,节点不仅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传输功能,而且还是发挥集聚扩散功能带动周边次级腹地增长的重要支撑点。因此,节点城市的发展与发达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区域经济崛起的速度和进程。

都市经济圈理论认为,节点城市融入都市经济圈获得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规避“回波效应”和放大“扩散效应”,实现和中心城市的经济融合和社会融合。为此, “节点城市实现和中心城市的产业融合、市场一体化建设、基础设置的对接显得至关重要。[③]”同时,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又需要每个节点城市的发展都具有特色定位、特色人文、特色产业、特色品牌,而不是“千城一面”。只有有特色,城市才有竞争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就需要:

首先,科学制定节点城市的经济发展规划。节点城市应根据所在区域的总体发展规划,以与核心城市有效接轨为原则,逐步调整自身发展规划,优化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增强节点城市之间的开放性、协调性和互补性,规避定位趋同、产业结构趋同、功能重复等软肋,使微观的城市规划与宏观的区域规划有效衔接、相互对应、互补配套,进而形成区域发展战略框架。

其次,积极培育具有地区特色的高品质、可持续的产业体系。面对均质化带来的区域竞争,强化产业品质特色的塑造,是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节点城市自身必须建立起高品质、有特色、比较优势明显的产业体系,“才能在区域角色中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变,才能由从属于核心城市的产业功能节点片区向支撑区域的重要战略节点与核心枢纽转变。”[④]

最后,增强节点城市的开放与开发力度,增强发展活力。节点城市作为“线”,承担着沟通“点”——中心城市和“面”——关键型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桥梁,因此,需要用全新的开放视野和全球的战略思维确定开放目标,构筑开放发展的新机制,创新开放空间发展的全新形式。进一步增强利用国际国内、省内省外等多种资源、多个市场的能力,扩大有效产出,制定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

2,增强节点城市的沟通力

节点城市作为沟通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小城镇乃至农村发展的桥梁,既需要将自身做大做强,加大开发建设力度,增强其综合实力与聚集辐射能力,也需要充分发挥好桥梁媒介作用,推动整个区域的全面发展。因此,增强节点城市的沟通力,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深化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关键型中小城市的全方位合作,全面加快一体化和同城化建设进程。

一方面,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合作。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行政壁垒对区域经济的横向联系产生巨大的刚性约束,严重阻碍了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高效配置。加快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增强节点城市的沟通力,就需要彻底改变地方过度依赖本地资源、区域板块发展各自为政、关键领域一体化难以形成等问题,打破制约城市增长极发展的不合理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各城市之间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建立民主协商协调机制,强化经济区域内各城市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形成一体化发展态势。加快基础对接、产业融合、要素互动,共同搭建起生产要素互动融合、服务体系设施共建共享的通道,“积极探索源于地方政府职能而又能突破区域行政多元化的复合行政,健全能够打破行政壁垒的共同机构,建立以民主协商为基本理念的区域间行政协调机制”[⑤],进而引领带动整个区域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打通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沟通的渠道, 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同城化,树立“中心城市——节点城市”的一体化品牌。空间上的邻近和交通的便捷带来的是节点城市与核心城市在通勤、信息交换以及技术扩散上的比较优势。以交通一体化为先导,加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整体综合实力。打通高速公路的“断头路”、消除沿海航运的“肠梗阻”、推进多种运输方式联运,建立便捷、经济、可靠、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通过发挥发达交通网络的联系作用,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对接,共建共享,实现核心城市与节点城市在资源配置、产业布局、信息人才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高度互补和相互渗透,增强节点城市积聚与辐射功能的发挥,进而提升区域整体综合实力。

三,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面战略

所谓“面战略”,我们主要是指推动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组团式”同城协调发展,推进分工清晰、产业互补、基础设施网络连接、绿色生态空间镶嵌、要素流动便捷畅通的功能性城市群建设,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中的“面”。具体来说,就需要:

1,做好关键型中小城市

所谓关键型中小城市,主要是指某一区域内围绕在节点城市周边,经济基础较强,要素聚集能力较高,产业配套系统较健全,交通设施便捷,综合承载力比较好的中小城市。其像“星星”一样点缀在核心城市或节点城市附近,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受到核心城市或节点城市的影响。目前,大城市日益严峻的“城市病”使其承载力不堪重负,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制约,而这也为中小城市的崛起迎来了新的机遇。

一方面,增强中小城市的吸纳力。就目前发展现状而言,大城市吸纳力有余而承载力不足,而中小城市的承载力有余而吸纳力不足。为此,中小城市就需要紧紧抓紧当前推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有利时机,扩大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中小城市的就业机会,因地制宜的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结构优化、技术领先、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主导优势产业,主动对接核心城市、节点城市、城市群的产业布局,主动融入区域产业链,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态势。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中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努力克服传统城市化的高消耗、高排放、城乡分割、缺乏特色的弊端,尤其不能借所谓的承接产业转移之机重蹈大城市“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要走出一条符合各地实际的多元化、渐进式、集约型、和谐型、可持续的城镇化之路。推动城镇化从“扩空间”到“提功能”转变,完善投融资机制,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充分发展中小城市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的作用。有条件的中小城市,应积极探索县改市、镇改市工作。[⑥]

2,增强中小城市的集聚力

一方面,推动城镇的集群化发展。所谓城镇发展的集群化就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以一个或两个中心城市为核心,借助于节点城市基础设施的通达性和产业的关联性,既发生与发展着城镇个体的内在联系,又与周边的节点城市和核心城市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城镇的集群化融合式发展是当今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城市集群通过城市间各种联系(人、财、物和信息)的加强,以交通线为纽带,形成网状辐射。并以扩大中心城市规模和增加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数量,增大区域间的联系密度,从而使城市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⑦]因此,推动城镇集群化发展是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承载力的重要支撑。这就需要明确自身发展定位,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中小城市开发模式,走出一条差异化和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在构成“面”中的若干关键型中小城市的新一轮开放开发中,可立足自身优势与特色,建立以中心城市为一级、节点城市为二级、关键型中小城市为三级的空间结构模式,从而形成空间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的快速协调发展。同时,以城市发展的合理目标定位为基准,以国家战略、区域战略以及重大建设为契机,适应地区发展的利益诉求,牢牢抓住承载产业转移和升级的历史机遇,制定科学的产业规划,深化跨区域产业协作, 依托各自的差异化优势,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共同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和现代产业中心。积极构建适应关键型中小城市目标定位升级的产业体系,为城镇的集群化发展夯实产业基础。

另一方面,推动中小城镇立足比较优势, 避免直接竞争,走特色发展、专业化发展之路。关键型中小城市在发展上滞后于核心城市和节点城市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对中小城市来说,自我的发展定位要立足于这一事实,充分放大“扩散效应”、最大程度上规避“回波效应”,坚持“全面当配角,局部争主角”的理念, 以发挥各自竞争力、深化分工、错位发展为原则,规避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过多等发展短板,为节点城市发展搞好配套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发展自我,真正实现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强化精品意识,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注重城市个性风格的形成,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底蕴,不断丰富地方传统优秀文化内涵,使城市文化成为城市经济的助推器,在提升城市经济的品位中发挥积极作用。此外,还需要紧紧把握住区域空间结构迅速变动的关键时期,积极构筑承载发展机遇、适应市场应变机制的弹性空间结构平台。从国际经验来看,无论是核心城市,还是节点城市都需要一定的区域支撑。在世界城市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大区域分工格局会逐渐形成,关键型的中小城市也会逐步进入区域产业链条,这就给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应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产业发展机遇,关键型中小城市必须构筑弹性高、开放度广、包容性强、承载力厚的空间结构平台,以承载城市的新增职能,支持产业快速发展。这一空间结构平台的核心需要通过中小城市政府的超前谋划,充分发挥核心城市和节点城市的辐射价值,构建优化空间资源配置的区域结构。着力形成城乡一体、环境友好、集约高效、特色鲜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

结语:

按照“点——线——面”有序开放开发的整体部署和总体规划的要求,以“做强经济实力、做好社会事业、做优生态环境、做高文化品位”为目标,高起点编制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次第崛起的总体规划。选择综合承载能力强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核心城市,并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基础条件较好的节点城市,在此基础上,有重点地发展壮大关键型中小城镇。通过明确各城(镇)的区域定位,统一规划布局具有区域性特色的基础设施、区域市场、城乡建设、产业布局,在更大的空间内合理配置资源;加强统筹协调,优化发展环境,正确承接更多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的机会,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实现区域经济的整体崛起,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参考文献:

1,  培育发展我国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重要性与路径选择,理论导刊[J],魏丽华,2010,11

2,  蔡旭昶,董世洪,都市经济圈县域发展模式探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J],2010,03

3,  曹传新,胡晓磊,世界城市地区二级节点城市产业调控研究,经济地理[J],2012,09,

4,  城市集群化对西部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史贯中,学习时报[N],2013,01



[①]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元化差异性优势背景下的河北省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研究(HB12YJ081)”的阶段性成果

[②]培育发展我国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重要性与路径选择,理论导刊[J],魏丽华,2010,11

[③] 蔡旭昶,董世洪,都市经济圈县域发展模式探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J],2010,03

[④] 曹传新,胡晓磊,世界城市地区二级节点城市产业调控研究,经济地理[J],2012,09

[⑤] 同2

[⑥]郑新立:坚持“三化”并举,提升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水平,第九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峰会,2012,09

[⑦] 城市集群化对西部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史贯中,学习时报[J],2013,01

 

上一篇: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培育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分析

下一篇: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培育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