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生态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之突出分殊
 
更新日期:2023-10-07   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浏览次数:39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生态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之突出分殊[摘要]生态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和区别。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生态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之突出分殊


[摘要] 生态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和区别。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二者出现的时代背景不同;二者所强调的时代矛盾不同;二者寄予厚望的社会变革力量不同;二者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不同。从这些差异中看出,生态社会主义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其理论体系也不是很成熟,但它所提出的许多观点和主张却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关键词] 生态社会主义;传统社会主义;差异

[中图分类号] B089      [文献标识码] A

The Outstanding Differences between Ecological Socialism and Traditional Socialism


 [Abstract]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ecological and traditional socialism. These differences are shown mainly in four aspects: different emerging background; emphasizing different era contradictory; high hopes on different political forces; different vision of future ideal society. Seen from these differences, eco-socialism is not a genuine socialist and its theoretical system is not very mature, but it raises many views and idea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value.

[Keywords] eco-socialism; traditional socialist; differences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绿色运动”在西方轰轰烈烈地兴起,这是生态社会主义的发端。该运动亦被称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被美国纽约大学的著名学者R.奥尔曼等人推崇为当今世界十大马克思主义流派之一,奥康纳、高兹、佩珀、福斯特等人是该学派的领头羊。生态社会主义把当下流行的生态学理论同马克思主义有机地糅合在一起,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观察和解读当代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试图为现代社会摸索出一条既能克服人类生存困境、又能最大限度地缓和与消除生态环境危机,同时还能实现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的新路径。那么,作为一种在西方影响巨大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它与经典的传统社会主义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笔者认为,生态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和区别,当然,二者之间也有若干相似之处,但无论如何,二者首先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主义思想,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二者的差异之处,之后另行著文探讨二者的相似之点,以便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生态社会主义这一新兴的理论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这一理论和实践对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生态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出现的时代背景不同

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概括而言主要有三点。第一、日趋衰落甚至几乎消停的传统工人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争先恐后地开展了新一轮的科学技术革命,使得各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发展。社会财富的急剧增长,使得资本主义国家有条件实行普遍的国家福利主义政策,即通过部分地调整生产和分配关系,从而缓和阶级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的传统工人运动日趋衰落甚至消停。第二、越发加剧和深重的生态危机问题。生产和分配关系的部分调整,尽管暂时性地缓和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方面的尖锐矛盾,但随着垄断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之资本家无限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贪婪本性,使得资本主义在生产力方面的矛盾无法得到缓和,资本家对扩大生产的近乎变态且无限度的追求与总量上相对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危机问题开始凸显出来。正如奥康纳所指出的,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超额利润以扩大再生产以至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资本主义社会“不惜任何代价追求经济的增长额度,包括剥削和牺牲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个人利益。这种迅猛增长常常意味着迅速消耗能源和材料,并向环境倾倒越来越多的废物,导致环境急剧恶化。”[1]第三、日益蓬勃和高涨的绿色政治与生态运动。上个世纪70年代,一场社会政治运动在西方蓬勃兴起,其主要目标是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妇女权益、反对战争和核军备竞赛,被称为“绿色政治运动”,号称“绿党”的党派就是这一政治运动的核心领导力量。最初,社会主义各派别都并未对绿色政治运动表现出青睐和重视。80年代后,生态问题在西方世界越来越明显和突出,社会民众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而西欧左翼力量原来倡导的传统工人运动却日趋衰落与消停,使得西方左翼政党和思想家们非常苦闷,斗争积极性受到极大打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西方的左翼政党和思想家们顺应历史潮流,采取了与绿党结盟的策略,纷纷积极地加入绿色组织,其中,德国共产党员鲁道夫·巴罗,他被誉为是“西方社会主义生态运动”代言人,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人物之一。

传统社会主义反映了近代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残酷统治的要求,他们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当家作主的政权,最终实现马恩所设计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愿望和要求。这是近代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表现,它的孕育与产生与当时历史上特定的经济和政治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分割不开的联系。首先,在经济上,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原来简单朴素的手工劳动被代之以复杂的现代化机器大生产,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速度空前的惊人提高。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盛极一时的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高度组织的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彰显。从十八世纪后期开始,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地频繁爆发,社会萧条,工人失业率急剧攀升,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矛盾不断激化,为传统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经济条件。其次,在政治上,随着资本主义社会机器大工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各社会成员之间的两级分化现象越来越剧烈和明显。一方面,社会物质财富被少数资本家攫取到手里,他们变得越来越富有和穷奢极欲;另一方面,辛勤劳动的无产阶级却日益贫困,生活和工作条件极为恶劣,大量的工人挣扎在死亡线上。这种极端的社会收入与分配的不公平,最终迫使无产阶级自发地展开了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在残酷的为了改善自身生存环境而进行的斗争过程中,无产阶级越发清醒地意识到:如果在政治上掌握不了一个国家的话语主导权,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自己的处境,工人运动由此进入了一个为争取政治主导权而斗争的崭新时期。这便是传统社会主义出现的政治条件。##end##

二、生态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所强调的时代矛盾不同

众所周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马克思最为强调的人类社会关系,这对关系决定着人类社会中其他矛盾的产生、发展与消亡的历史过程。而在生态社会主义那里,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同等关键的。生态社会主义强调,生态问题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问题,它更是个复杂的社会难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占据了主导权后,“人的尺度”被普遍用来衡量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认为自己不但有能力随意书写自己的历史,甚至天真且荒唐地以为自然的历史也可能被人类随意书写,在人类眼里,自然是匍匐在人类脚下、可以被任意改造的对象。当人类肆无忌惮地干预自然过程,远远超出了自然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时,自然对人类毫不留情的报复就开始了,这就是生态危机频频爆发的原因。对此,本·阿格尔犀利地剖析道:“历史的变化己使原本马克思主义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2] 显然,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并不被生态社会主义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被他们看作是主要矛盾的,是当前社会所面临的生态问题。

马恩原本设想,社会主义将首先在当时世界上经济文化发达的若干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建立,但现实却没有按照他们的设想实现,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史与他们的设想有一定的出入。传统社会主义首先是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起来的,对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民众来说,在完成了政权的更迭、掌握了国家的话语权后,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快速恢复和大力发展经济、切实解决民众的温饱、改善民众的生活状况问题。对传统社会主义而言,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不是人与自然的矛盾。而且,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整体的生产力水平都不高,因而对自然的破坏程度相对资本主义国家也比较有限,虽然为了大力创造物质财富也不可避免地开始干预自然,但对自然造成的破坏远没有达到足以引起整个社会关切的程度。因此,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并不把生态问题解释为当前时代的主要矛盾,而是更多的是关注如何尽快摆脱贫穷和落后、追上甚至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物质文化发展水平。鉴于以上原因,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往往都把经济建设摆到了当前最重要的位置上。

三、生态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寄予厚望的社会变革力量不同

生态社会主义坚信,严重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最终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是从制度层面产生的,因此他们把矛头指向疯狂追求超额利润的资本主义制度,认为只有彻底消灭这一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前述问题,但谁足以担当这场变革的主体力量呢?马恩始终认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承担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任务,但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的生态社会主义者却并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国家大范围的福利政策的轰击下,加之资本主义故意强化的消费异化的诱导,当代无产阶级己经丧失了应有的阶级意识,革命积极性大大减弱甚至消失,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担当起领导社会革命的重任,因此,生态社会主义者主张“彻底放弃所有的关于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或先锋作用。”[3]那么,谁来领导未来的社会变革呢?生态社会主义者把希望寄托那些具有强烈现代性批判意识、对人类生存环境更为关注的青年学生身上,另外,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热衷于生态运动和关心人类前途命运的“中间阶级”也是他们推崇的中坚力量。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社会变革的力量问题上,生态社会主义者内部发生了意见分歧,出现了两派不同的观点。一派仍然坚持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是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这一派以高兹为代表;另一派则转而支持马克思的观点,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虽然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相比过去明显改善了,但他们毕竟直接从事生产劳动,受环境污染的危害无疑始终都是最深重的,因此,他们依然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这一派以福斯特等人为首。

    传统社会主义国家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毫无疑问是马恩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在关于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主导力量这一问题上,各传统社会主义国家顺理成章且无一例外地坚持了无产阶级的主体地位。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令人嗔目结舌的速度迅速传遍了全欧洲,轰动了全世界。马恩在《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是早已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也是充满生命力的新兴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具体来讲,就是在将人民利益视作高于一切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领导下,无产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结成统一联盟,依靠无产阶级高涨的革命热情和顽强的斗争精神,打碎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构建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然后,无产阶级利用握在手中的统治权力,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成果,日益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使得阶级和阶级差别逐渐消亡;与此同时,积极发扬国际主义原则,最大量地联合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力所能及地援助他们的一切解放和进步事业,广泛且全面地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直至全人类得到彻底解放。在传统社会主义国家里,我们看到,社会变革的领导者是共产党,一个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

四、生态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不同

生态社会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都以实现比过去更趋完善和美好的社会主义为追求目标。但在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构想上,二者却是有所不同的。生态社会主义者对系统论的观点很推崇,强调从整体的角度来构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在他们的视域里,政治、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治理是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型社会主义制度的。在经济方面,对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生态社会主义者颇有微辞,提出抛弃之而代之以“社会生态经济”模式,他们鼓吹后者是一种新型的经济运行模式,是以保护和合理地使用自然资源、可有效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制度。在经济问题上,生态社会主义者可以说是另辟蹊径,提出了除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外所谓的第三条经济发展道路。例如:格仑德曼主张实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折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相互作用的生态计划经济。[4]可见,如何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自然资源才是生态社会主义者关注的核心,而不像传统社会主义那样把所有制问题摆在核心位置。在政治方面,生态社会主义者为未来社会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民主政治制度,他们宣称这种体制以相互统一的政治、经济和生态环境为基础,遵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分散化与整体化相结合、区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运作原则。[5]从生态社会主义的这一主张中看出,他们重视的是权力的分散而不是过分集中,寄希望于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诸多社会问题将自动消除。

早在十九世纪,在比较详细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思维缜密的系统分析,构想了未来的理想社会的轮廓,这被后人赞为是科学且天才的设想。他们设想的理想社会有四大基本特征。首先,资本主义私有制被彻底消灭了,建立起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马恩批判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6] 因此,必须消灭它,代之以公有制。其次,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马恩设想未来的理想社会是实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生产的:“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7]他们设想,社会的需要将直接调节和控制每一个个别行业的生产规模和速度。第三,实行按劳分配。马恩认为,当社会发展到了共产主义阶段,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极高,足够丰裕的物质财富将使按需分配成为可能。第四,阶级被消灭了,国家自行消亡了,建立起了“自由人联合体”。马恩指出,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这些构想为传统社会主义国家指出了未来努力和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新兴的社会理论,尽管生态社会主义也自己命名为“社会主义”,但它与传统社会主义在产生的时代背景、彼此所强调的时代矛盾、各自寄予厚望的政治力量以及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区别,因此,当代生态社会主义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其理论体系和现实实践都还不是很成熟。虽然如此,生态社会主义所提出的问题、观点和主张在许多方面都是很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的、从总体上来说也是顺应当代历史发展潮流的。作为一种心系人类前途与命运、敢于毫不留情地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马克思主义派别,生态社会主义对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不容忽视的生态危机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思考,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在造成生态危机方面存在着不可推卸的根本责任。而且,生态社会主义者们也注意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降低本国的环境破坏程度,想方设法地转嫁生态危机,向众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强行推行所谓的“生态帝国主义”的卑劣做法,并对此进行了激烈的谴责和抨击,这对于保护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生态社会主义者掀起的轰轰烈烈、此起彼伏的环境保护运动,也对各国政府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重视人们的环境诉求,采取一定的积极措施应对环境问题而不是一味推衍塞责,并因而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所有这些,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对传统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具有极大启发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美]詹姆斯·奥康纳. 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37.

[2] [加]本·阿格尔.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486.

[3] [法]安德烈·高兹. 作为政治学的生态学. 转自段忠桥主编: 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版社, 2001: 271.

[4] 段忠桥. 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69.

[5] 段忠桥. 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70.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86.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33.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94.


 

上一篇: 生态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之突出分殊

下一篇: 生态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之突出分殊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