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领域,Goldsmith et al(1997)[11]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影响个人绩效、反映个人自我观点或自尊感、支配个人动机和工作态度的特征。Luthans et al(2005)[12]基于积极心理学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视角提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并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投入和开发而使个人与组织获得竞争优势。Avolio et al(2006)[13]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类似于状态(state-like)”的积极心理状态,既具有状态性,可以通过干预措施来开发,又具备特质性,相对比较稳定。
对于心理资本结构或维度的划分,luthans等指出心理资本由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性四种积极心理能力构成,并强调这些能力以累加、协同的方式发挥作用,心理资本是它们合并而成的更高层次的核心概念[14]。柯江林等(2009)[15]提出本土化的心理资本构念包括事务型心理资本与人际型心理资本,其中事务型心理资本可以划分为自信勇敢、乐观希望、奋发进取与坚韧顽强;人际型心理资本可以划分为谦虚诚稳、包容宽恕、尊敬礼让与感恩奉献。侯二秀等(2013)[16]指出知识员工心理资本具有二阶四因素结构,包含任务型心理资本(积极情感、坚韧性)、关系型心理资本(情绪智力、感恩)、学习型心理资本(学习效能感、知识共享意愿)、创新型心理资本(创新自我效能感、模糊容忍度)四个维度。马红玉(2016)[17]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资本可从自我效能感、冒险和创新倾向、创业幸福感三个方面来衡量。
本文借鉴马红玉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资本的界定和维度划分,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资本是由创业自我效能、冒险和创新倾向与创业幸福感三个维度合并而成的更高层次的核心构念。
2)创业机会识别
机会识别是创业过程的开端,已经成为创业研究领域的核心话题。Kirzner(1997)[18]认为创业机会的发现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纯粹的偶然机会获得新信息;二是通过系统的、有目的性地搜寻市场中潜在的商机并将其外在化。他还指出市场由拥有不同信息的人组合而成,信息的异质性使得具有警觉性的人看到了其他人看不到的机会。基于认知视角的芝加哥学派认为创业机会的识别是通过创业者的主观认知介入,从而发现商业机会。机会在市场上到处都是只因个体的认知差异而产生能否识别创业机会的差异。Lindsay和Craig(2002)[19]从过程论的角度认为创业机会识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机会搜寻、机会识别和机会评价三个阶段。有研究指出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机会评价贯穿于整个机会识别的过程[20]。
Shane和Venkataraman(2000)[21]指出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包括机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其中机会因素对处于同一时期的所有人来说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个人因素则决定了是某些人而不是另外一些人能发现并且开发创业机会。而对于“为什么是有些人而不是其他人能够识别创业机会”这一问题,已有文献主要从创业警觉性、先前经验、已有知识、社会网络、人力资本、自我效能感等方面进行分析。Aldrichvili et al(2003)[22]建立了一个以企业家能力为核心的机会识别模型,指出创业警觉性越高的个体,发现和开发创业机会的成功概率就越高;企业家的社会网络有助于发现创业机会;企业家所具有的个性特质(如创造性、与自我效能有关的乐观)会增加警觉性;企业家个人爱好领域的先验知识与行业经验领域的先验知识(包括有关市场的先验知识、有关服务市场的方式的先验知识和有关顾客问题的先验知识)的结合是成功识别创业机会的关键。Cabrera et al(2017)[23]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教育与先前经验是影响机会识别的重要因素。刘万利(2010)[24]指出创业者具有的创新型认知风格,风险承担和挑战意识,以及主动激发出扩散性思维,这些特征有助于他们自发地关注他人忽略的环境特征,从中发现机会进而获得收益。张秀娥等(2017)基于创业经验学习理论,构建了“创业者经验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模型”,指出创业者经验和创业自我效能的差异性决定了创业机会识别的差异性。
3)创业绩效
创业绩效作为创业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因变量,是检验一定时期创业活动开展和目标达成的有效标准。对于创业绩效的内涵与测度至今尚未形成定论。余绍忠(2013)[25]将创业绩效研究的理论视角总结为种群生态论、社会认知论、资源基础论、战略适应论四种,其中种群生态论认为企业的生存取决于环境的变化和组织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社会认知论认为新创企业的生存取决于创业者的动机和行为;资源基础论坚持内部与外部可利用资源对企业生存具有重要作用;战略适应论认为创业成功主要依赖于环境变化和创业者发展和执行有效战略的能力。沈超红和王重鸣(2011)[26]提出了创业绩效结构的二阶四维度模型,从企业生存、企业成长、员工承诺、客户信任四个方面对创业绩效进行评价。丁高洁(2012)[27]认为对于农民群体来说,创业是指以个人、家庭组织、非正式组织以及新型组织为载体,投入一定的生产资本,依托外部资源来开展一项新的事业的过程,因此应该从运营、盈利、规模、目标角度、个人收入角度来衡量农民创业绩效。赵德昭(2016)[28]指出中国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主要目的在于追求创业利润最大化,可以采用主观评价的“创业企业利润”来衡量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