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更新日期:2018-12-27   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浏览次数:108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党的十八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党的十八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做好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最大公约数”[ 顾海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7)]。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主流思想积极向上,但也存在着‘物本信仰’倾向、‘器本信仰’倾向和‘神本信仰’倾向的问题[ 王仕民,郑永廷.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特点及原因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8(5).]。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相对较封闭,受当地生活环境、宗教文化、民族风俗习惯影响较深厚,由此形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意识强烈、理想信念不坚定等特点;加之西方敌对势力往往利用民族、宗教等因素,采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西化、分化”思想渗透,侵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阵地。在这种复杂形势下,亟需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充分尊重、传承少数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基础
各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千差万别,如果仅仅从理论层面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能事与愿违。亘古至今,少数民族文化中都不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团结友善、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的坚持,体现出“爱国、诚信、法治、文明、和谐、友善”等核心价值内涵。新时代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尊重、传承少数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基础,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成为一种潜意识的情感共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包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必须坚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源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蒙古族人民身上体现着草原民族的英雄乐观精神,他们自强自信、不畏困难、知难而进,是英雄辈出的民族;藏族人民受佛教影响较深远,佛教的“因果报应”、“贪欲和无知使人类道德沦落”等观点使得藏族人民孝敬父母、努力行善、待人真诚,常常用“献哈达”表达敬意、友好、纯洁、诚挚之义;维吾尔族热爱生活,酷爱舞蹈、绘画、雕刻、工艺美术,善于学习语言,待人礼貌,深爱自己的民族;苗族人民能歌善舞,苗族服饰精美绝伦,芦笙是他们最喜爱的乐器,是一个自信、欢快、对生活充满无限向往的民族,等等。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化构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和情感基础。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其中,进教材、进课堂、进实践、进人心。只有走进少数民族朴素的日常生活,他们能感知才易接受,才能打开其心门,才能将思想教育落到实处。
1.2摒弃糟粕,坚决抵制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不良习惯或者错误观点
少数民族传统价值观中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值得学习和传承,但是也不乏错误的观点和不良行为习惯。例如缺乏科学精神、法治观念、平等意识,官本位思想严重,迷信意识、奴性观点强烈等。
针对传统价值观中的糟粕,要有明确的价值导向,要勇敢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不良行为习惯或者错误观点说不,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明辨是非区直,搞清楚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一是要加强正面引导,准确界定积极的、正确的、乐观的、向上的思想价值理念。通过积极的、正面的典型案例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受到优秀人物、优秀思想的魅力;二是要旗帜鲜明的反对消极、错误思想的侵蚀,通过反面教材厘清负面思想的消极影响,帮助学生自觉抵制各种歪理邪说;三是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丰富多彩、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生活,展现学生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的良好校园氛围,传播正能量。
1.3结合新时代要求,不断更新完善核心价值观内涵
新时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诸多新要求、新目标,特别是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创新工作方法,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思想行为习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教育过程中,一是要体现引领性,把握好主旋律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在尊重各少数民族文化差异的同时,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二是要体现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包罗万象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境、不同的对象,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会不断发展变化,因此,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也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应该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三是体现稳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至始至终不能改变,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在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考虑这一要素,万变不离其宗,努力发挥其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一篇: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