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历史、社会、自然、经济、科技等因素的影响,牦牛生产发展总体水平低,生产方式原始、粗放,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靠天养畜、近水草而居的饲养方式;草地超载过牧严重;肉、毛、乳等主要生产性能下降,抵抗力、繁殖性能降低,生长缓慢,草地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科学养畜水平低,结构不合理,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推广程度不高;牦牛品种退化严重,个体生产性能下降,牦牛产业的经济效益增长十分缓慢。为保护和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满足高效畜牧业的发展需求,应该实施“科技兴牧”战略,引进含1/2野血牦种公牛,加快牦牛提纯复壮工作步伐、提高良种化程度。
一、存在的问题
1、基础条件差,饲养管理粗放,部分牦牛无饮水设施和补饲条件。多采用天然草地放牧饲养,对环境的依赖性极强。暖季降雨集中,气温适宜,光照充足,牧草茂盛;冷季漫长,酷寒干旱,牧草枯黄,数量不足,营养下降,因此牧草生长年度和季度的不平衡性与家畜营养需要的稳定性之间的供求矛盾特别突出,在冷季牦牛食入的营养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形成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
2、 草场退化严重。草畜矛盾突出部分草场超载放牧,造成草地退化,畜牧业资源遭受破坏,草原生态日趋恶化,牧草产量和质量持续下降,草畜矛盾突出。
3、 品种退化严重,生产性能降低牦牛品种退化严重,生产周期延长,内部结构调整力度不大,母畜比例提高缓慢。加强草原生态的建设,建立一批成规模、上档次的优质草产品生产基地。提高人工草地的生产能力。牧区要大力发展灌溉饲草料基地,增加青饲料种植面积;农区和半农区要在扩大青饲料种植面积的同时,做好秸秆、玉米青贮,增加饲草料贮存量。加快草原围栏建设步伐,推进草原围栏化进程,为科学合理利用草原、推行划区轮牧奠定基础。
4、 缺乏宣传力度和管理措施,农牧民对牦牛提纯复壮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宣传力度不够,近几年,引进含1/2野血牦种公牛,由于管理不到位,农牧民群众不能正确认识牦牛改良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牦种公牛去向不明。
5、缺乏行业组织引导,牦牛奶产品销售渠道少,高原无污染、营养价值高的绿色食品未体现出经济效益。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专业协会的参与,造成新鲜营养高的牛奶不能及时销售。所产鲜牦牛奶除牧民自己饮用和饲喂牦牛犊外,其余部分做成“曲拉”,销售给上门收购者。
二、发展对策
1、采取先进的牦牛养殖管理措施,转变放牧牦牛养殖方式,提高保护草地生态建设水平,牦牛提纯复壮是高效养殖技术和牦牛高效生产的突破口,以促进藏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为目标,探索草畜平衡战略的技术路径之一,为推动草地生态保护提供了技术创新驱动新模式、新路径,对引进的牦种公牛加强管理,并实行“一分四统”,即牦牛所有权分属牧民所有,牦牛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挤奶、统一售奶、统一技术服务。推进牦牛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促进牦牛养殖方式的转变。以业务部门为骨干,以牧户为主体,将行政与业务、业务与牧户密切配合,强化行政措施,改进服务方式,做好宣传教育和发动群众工作。
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专业人员技术培训向群众讲明牦牛提纯复壮的好处和意义,争取使群众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加强农牧民科技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把先进技术推广到户到人,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开展牦牛提纯复壮生产的能力和水平。牦牛提纯复壮工作是一项严谨而科学的工作,技术难度较大。因此必须对牦牛提纯复壮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防止因人为选择造成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丢失,同时不断加强选种、育种工作,提高原有品种资源的性能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