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评析及其教学启示
 
更新日期:2019-01-15   来源:教育信息化论坛   浏览次数:25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2018年高考在学生的轻松与释怀中悄然落幕。学生所感受到的轻松与释怀,正反映了本次高考试题的贴心。这种贴心不仅体现在本套试题对历史学科本身的知识

 
 2018年高考在学生的轻松与释怀中悄然落幕。学生所感受到的轻松与释怀,正反映了本次高考试题的“贴心”。这种“贴心”不仅体现在本套试题对历史学科本身的知识素养、能力要求的重视,同时也体现在在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前提下贴近现实,较大程度上对试题难度作出调整。这一“贴心”比较符合教学实际,因此也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欢迎,相信也会对此后的高考产生重大影响。
一、突出主干知识,凸显核心素养
2018年全国I卷历史试题主要围绕以下知识展开:百家争鸣(墨子思想)、藩镇的本质与作用、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朝贡贸易、甲午战争时期的近代外交、马克思主义与中共的成立、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外交政策、一五计划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雅典人文主义精神、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工业革命研究、第三世界崛起等。这些知识均为考纲中明确标识出的核心主干知识,基本没有出现像往年那样脱离教材需要拓展的内容,怪题、偏题基本绝迹。
在2018年版考试大纲中,进一步强调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凸显考试与素质教育要求的内在联系。核心素养主要由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部分构成。而2018年全国I卷试题均是以时空观念定位、一唯物史观为指导,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力,激扬家国情怀,传承时代精神。第一,时空观念定位。时空是历史试题构成不可或缺的部分,全卷所有试题的时空信息均通过直接的数字提醒,或历史概念、历史事件的呈现告知学生,以此将试题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下,借助时代特征进行材料解读。第二,唯物史观指导。24题通过《墨子》中关于数学和物理知识的记载体现出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25题从藩镇的不同类型入手考查藩镇对唐朝政权的双重作用体现了事物发展间的辩证关系;27题通过对明朝朝贡贸易的解读体现文化与政治之间的联系;41题基层社会治理中更是强调了政治、经济与文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从长时段来看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历史变迁,体现了历史的继承与发展。可见,唯物史观既是本套试题命制的指导思想,又是学生解题过程必须的思维路径。第三,史料实证。全卷材除文字形式以外,也加入了表格、图片、漫画等材料形式,学科色彩较浓,体现了“史料实证”的素养要求。此外,42题要求学生通过《鲁滨逊漂流记》这一文学作品的情节指出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对其进行评价,体现了历史研究中“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素养要求。第四,历史解释。历史解释主要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历史本身就是一种历史解释,离开了历史解释,历史也就失去了其最大的价值与意义。2018年全国I卷选择题部分以“反映”、“表明”、“说明”等词汇设计问题的均是考查学生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理解。材料题部分主要涉及的问题,如“说明……作用”、“简述……历史背景”、“评价历史现象”等也均属对历史理解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可以说,历史理解这一素养考查在高考试题中是最具普遍性和广泛性的。第五,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尽管试题无法直接呈现对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但细细体会试题命制的深意则会发现家国情怀无处不在。例如,全国I卷第27题(明朝朝贡贸易)、28题(甲午战争时期的清政府近代外交)、30题(中共外交政策)共同构成了一部简易中国外交史,由古代不平等的、保守的朝贡体系到近代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再到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很明显可以体现出中国外交的进步和中国共产党所为之做出的贡献。试题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也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理解。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评析及其教学启示

下一篇: 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评析及其教学启示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