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与柳子戏
——以山东省柳子剧团为例
摘要:柳子戏源远流长,她从远古走来,几度枯荣;艺术档案是这一过程的忠实见证者。时至今日,艺术档案的坚实佐证、“社会记忆”理念的广泛认可、文化需求的多元发展为柳子戏的再青春提供了契机。重视艺术档案的重要作用,对于人们深入了解柳子戏以及柳子戏的繁荣与发展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艺术档案 柳子戏 孔府档案 山东省柳子剧团
柳子戏又称“弦子戏”、“北调子”“糠窝窝”,是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柳子戏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家族中的一棵奇葩,它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渊源,在历史的长河中焕发着持久而醇厚的魅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几百年以来柳子戏的发展并不顺畅,直到建国后它的地位才重新得以确认,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艺术档案的理论依托与市场经济的良好环境为柳子戏的发展突飞猛进创造了优渥的条件,这古老的戏曲文明再次焕发出青春活力,成为当下舞台上一抹耀眼的新绿。
本文采用实地走访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从艺术档案与柳子戏的源流与发展、艺术档案与柳子戏“申请文化遗产”、艺术档案与柳子戏的生产、艺术档案与柳子戏剧团建设等方面来探讨艺术档案对柳子戏的重要价值,希望能从档案的角度对柳子戏的繁荣发展有所帮助。##end##
一、 艺术档案见证了柳子戏的源流与发展
“艺术档案是指在社会艺术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记录确定性艺术活动原始信息的各种形式的艺术文件体系。”[①]因受到种种社会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优秀作品与优秀表演艺术资料都没能保留下来。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所有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遗产,有的通过前辈艺人代代口传身教流传下来有的是经过后人改变或汇编,通过各种史籍或其他文献材料由文字流传下来——”(周解)因此,尽管柳子戏的直接艺术档案为数不多,但与之相关的文学剧本、话本、小说、笔记等符合档案要求的艺术档案都可以作为研究柳子戏的有力工具。
柳子戏的历史在京剧产生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它曾有过蓬勃繁盛、无限风光的光辉岁月,也曾一度被其他后来者居上的地方戏压制在下而默默无闻。在曲折中发展,于辉煌处沉寂,艺术档案忠实记载了这一沧桑的历程,没有艺术档案,人们就不会确切地了解柳子戏的源流与变迁,就不会深刻全面地认识它的价值所在。
1.1艺术档案与柳子戏的渊源与古代柳子戏的发展
(一) 艺术档案可证明柳子戏的产生是一个渐变的、酝酿的过程。
据史料记载,柳子戏又称“弦子戏”,“北调子”“糠窝窝”,属于弦索系统。[②]中国古代文化素有“唐诗宋词汉字晋文章元曲”之称,元代出现了俚曲和南戏的创作高潮,产生了一批以“元曲四大家”为代表的曲作家,他们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脍炙人口、传唱甚广。根据艺术档案的分类方法,这些元人当时创作的曲词、南戏剧本可归为“艺术生产档案”类,即“各类艺术生产单位在艺术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艺术档案”[③],柳子戏的产生正是直接承袭了元曲中的某些精华,以次为基础加以演化、发展而初具雏形。具体而言之,元以来流行的俗曲小令“锁南枝”“山坡羊”“打枣杆”[④]是柳子戏产生的、直接的艺术档案基础,因此,今人普遍认为柳子戏的“五大曲”为“山坡羊”、“锁南枝”“驻云飞”“黄莺儿”“耍孩儿”。
由此可见,元人的艺术档案为柳子戏的萌芽创造了必要条件,并影响了今人对这一过程的的观点。
1.2艺术档案见证了明清时期柳子戏的峥嵘岁月
柳子戏一经产生就以不可遏止的势头蓬勃发展。它形成了自己的名称与艺术结构、艺术风格,并通过频繁的演出活动提高了知名度与美誉度,成为中国地方戏发展的一大盛事。
柳子戏名字的由来很有意思:它由俗曲与梆子两部分构成,现存200多剧目,曲子占1/3还多[⑤];它的曲词通俗易懂,配上委婉动听的音乐,为观众喜闻乐见,这种新生的地方戏就被称为“柳子”。乾隆42年,清人李绿因在写小说《歧路灯》时有“山东有弦子戏”的记载。[⑥]
艺术档案还包括大量的“口碑档案”,又称“口述档案”、“活资料”等,即“凭借记忆保存、口头流传下来的档案”。[⑦]民间流传柳子戏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哎哎”之称,可见柳子戏的艺术成就是极高的,艺术样式也是花样繁多、丰富多彩的。柳子戏积淀了众多优秀节目,《打登州》、《憨宝打娘》、《打时辰》等都是保留节目,并产生了一批优秀演员,象“十里轰”、“盖山东”、“琉璃水银”张道洪等,还有一位鲁西南柳子戏名旦戴金枝,曾一天之内连唱过15次《锯大缸》、《张飞闯辕门》的男一号“活张飞”张春雷、黄遵宪等人[⑧];这些演员活跃在舞台上,活在人们代代流传的口碑档案中。
不仅如此,艺术档案还见证了柳子戏繁荣的两大盛事:
一为口碑档案中人们对当时地方戏的总结性排名。清中叶,北京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⑨]的说法,这一方面说明了柳子戏作为在山东土生土长的地方戏当时已经香飘四海、全国闻名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柳子戏在艺术上已经达到了极大高度,在四大地方戏中与梆子、昆曲、弋阳腔并驾齐驱。还有遗存的、可作为档案保存的《日下看花记》(清·嘉庆年1803年,小铁笛道人)在自序中写道:“有明肇始,昆腔洋洋入耳,而弋阳、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会,笙磬同音,歌咏升平,伶工荟萃,莫盛于京华,往者六大班旗鼓相当,名优云集,一时称盛。”[⑩]可见柳子腔已在明初便与昆曲并列,并“一时称盛”。
二为孔府档案对柳子戏的重要记载。孔府即曲阜衍圣公府,是明、清封建世袭贵族大地主的一个典型。在孔府的成员中,礼生与乐舞生是为了祭孔时乐舞、赞礼的。衍圣公是封建社会礼乐的象征,孔府不忘“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的祖训,把“祭孔”的地位与“祭天”等同,每年有四大祭、八小祭,乐舞也从六佾上升到“八佾舞于庭”。[11]帝王驾到,孔府也会张灯结彩、“巷舞衢次”。柳子戏已经成为孔府乐舞中的重要构成;《孔府档案》中有多处柳子戏班社在孔府演唱受赏的记载。孔府在春丁、秋丁祭祀期间常在孔林唱《桑棵记》等柳子戏,俗称“林门会”。孔府的乐舞生都会唱柳子戏,称为“孔家班”。[12]
柳子戏不仅在民间广泛传唱,也进入了上层社会的日常消费领域,倍受欢迎。据历代衍圣公《起居日记》中记载,除了一日三餐、进席开宴,其余就是“终日无事”“闷极”;“听清音”“听锣鼓”“听戏”[13]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消遣方式;孔府贵族的使女,既有戏房的小戏班,又有戏房的锣鼓[14],柳子戏是其保留节目,其地位应该不亚于舞蹈家族中的Waltz或者Tango。
由上可知,艺术档案为柳子戏奔向颠峰提供了详实而全面的可靠记录,是研究柳子戏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
二、艺术档案与现当代柳子戏的发展
2.1 艺术档案记载了现当代柳子戏的发展历程。
辉煌期:解放后,各地相继成立了柳子戏专业剧团,1959年,山东省委将郓城县工农剧社调省成立了山东省柳子剧团;同年,毛主席在济南看了柳子戏《玩会跳船》和《张飞闯辕门》后说:“人们都把吕剧说成是代表山东的地方戏,依我看应是柳子戏,它比吕剧早,名气也大。”[15]可见柳子戏得到了权威界的认可,翻看当时的报纸、剧照,可以找到确凿的档案依据。
此后,山东省柳子剧团曾三次晋京汇报演出,许多国家领导人及文艺界知名人士观看了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1962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又将柳子剧《孙安动本》拍成了电影,产生较大影响。
低迷期:“文革“的冲击使柳子戏赖以发展的经济基础、社会条件得到破坏,一度受到冷落,一直到持续到20世纪末。据山东省柳子剧团的团长段雨强说,1998年前后,这个剧种却“冷”得几乎让全团上下连饭都吃不上了,一些主演跳槽走了,一些演职员转行做起了小买卖,有的到街上卖烤羊肉串,有的沿街推销卫生纸,只有一些酷爱柳子戏的人留了下来,苦苦支撑着。这是口碑档案对这一状况的证明。
恢复发展期:当代柳子戏以山东省柳子剧团为主流,该团通过一系列制度改革,推出许多新节目与演出活动来传播、弘扬柳子戏,取得了成效,“我们的柳子戏专场也就越来越多,菏泽的市场已经基本上被我们打下了,我们正在努力去占领更多的地区、更大的市场,赢得更广泛的观众。” 段雨强团长的话可以作为柳子戏恢复发展的口头档案保存下来,为后人研究柳子戏的历史提供依据。一、恢复上演了《孙安动本》等一大批传统剧目,并创排了大戏《风雨帝王家》,留下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艺术档案;专家认为这是柳子戏发展史上改革创新的又一个里程碑。二、为柳子剧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做好了准备。
2.2艺术档案间接记载并昭示了柳子戏的发展趋势。
首先,对历史传统的尊重。柳子戏的发展会继续将传统剧目、曲目发扬光大、臻于完善。由于档案意识的加强与社会条件的便利,这方面的档案、资料有不少,山东省柳子剧团保存着大量建团以来排练、演出的节目档案,载体多样,题材丰富,有光盘,有剧照,也有剧本、文件等纸质档案。
其次,对开拓创新的追求。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要求与不竭动力;艺术同样需要创新,创新是艺术的生命。
1. 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柳子戏新剧目的生产,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山东省柳子剧团近年来生产了《琵琶遗恨》、《卧龙求凤》、《王昭君》、《李香君》、《风雨帝王家》等几十出创作、改编、移植的历史剧,获得各方好评。这些剧目档案与资料保存在剧团的资料室里,成为柳子戏开拓创新的历史证据。
2. 创新是融会贯通的创新。近年来柳子戏的发展借鉴了兄弟剧种的艺术特长,形成了武戏粗犷豪放、文戏细腻典雅的独特艺术风格。刘玉端概括其特点为:“小旦唱得颤巍巍,小生唱得云上飞,青衣哎哎水中漂。”借鉴、交融的特征在昆曲、柳子戏以及其他相关的戏曲的艺术档案中都是有据可查的。
3. 创新是体现时代风貌的创新。今年生产的新戏,有一部分是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响应国家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号召而诞生的,如大型现代剧《青山做证》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而隆重推出的,体现了新时代柳子戏对革命历史题材剧目的创新。再如《江姐》,它诞生的背景是配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全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分析该方面的艺术档案可知,这是柳子戏紧跟时代脉搏、为国家各项事业奉献力量的积极态度,是转变对剧目生产动机的观念的尝试。
纵上所述,艺术档案记载了柳子戏的历史渊源与各时期的发展状况,间接记叙并昭示了柳子戏的发展趋势,体现了艺术档案的历史作用与现实作用,是研究柳子戏发展史所不可或缺的工具。
三、柳子戏申遗,艺术档案功不可没
2004年底,柳子戏已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前,柳子戏以山东省柳子剧团为存在主体,正在新世纪、新时期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其中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全团上下齐努力,申请省级“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能否申遗成功,要看柳子戏的综合条件能否达到要求。艺术档案的历史作用此时得到突出重视,申遗的成功离不开艺术档案发挥作用。
艺术档案的历史作用是艺术档案利用价值与功能的客观表现;周解先生曾经说过,“——今天民族艺术的成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几千年来各个历史阶段我国民族艺术传统的承前启后——没有过去的历史文化遗产,就不会有今天的艺术发展。”[16]可见,只重视艺术档案的历史作用,大力积累柳子戏的种种剧目、曲目、节目、影目等艺术档案,并能有效加以利用,柳子戏申遗成功才能最大限度上得到保障。
具体而言,艺术档案对柳子戏申遗的作用还表现为如下几点:
1.艺术档案是衡量柳子戏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客观标准。“——民族财富也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好,不能只是一句空话,不能只是反映在各种统计数字上,而是必须实实在在地反映在艺术档案的积累上。——有多少艺术档案留给后人,就意味着有多少历史文化遗产传给后人。”周解先生是研究艺术档案的专家,他的说法很有道理。
2.艺术档案是柳子戏艺术成就的见证者。“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通过条件必须符合“历史悠久”这一要求 ,本文在第一部分也已提出艺术档案与柳子戏的渊源与发展概况的论述。总之,年长于“国粹”——京剧、存在已500年之久的柳子戏历史悠久,完全有资格入选文化遗产行列。
3.艺术档案是柳子戏艺术成就的见证者。大量的口碑档案以及前人留下的艺术创作档案、艺术生产档案都可以证明柳子戏是凝聚着中国民族戏曲艺术精华的优秀地方剧种,不论是艺术结构的严谨、优美还是艺术风格的委婉动听,还是表现形式的“骨”“肉”“筋”俱全(柳子戏主要的演奏乐器有三弦、笛、笙,民间有“弦似筋、笛似骨、笙似肉”的说法)[17],都能经得住专家与大众的推敲。
4.艺术档案可为柳子戏的主要演奏乐器——三弦的申遗提供有力的档案支撑,因目前山东省柳子剧团已经立项,申报小三弦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弦之古老历史,可追溯到元代以前;山东省柳子剧团的刘玉端先生是目前小三弦演奏的主要艺人,他说,小三弦是秦朝修长城的民工们苦中作乐,用一种有柄的小摇鼓加上长柄,拴上丝弦制造出来的,可弹可敲,后来在流传中不断完善,曾是唐、宋、元、明时代散曲、戏曲、曲艺等形式的主要伴奏乐器。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演奏难度较大,这种乐器在世上已不多见,目前仅保留在柳子戏的音乐演奏中[18]
而从档案角度来看,因戏曲理论家杨慎在《杨升庵文集》中说道:“今之三弦,始于元时。”[19]作为艺术研究档案,《杨升庵文集》是可靠的,有据可查的。翻看元代至清代的、符合档案要求的戏曲理论专著,三弦曾经随处可见、普遍使用于各主要地方戏中。可见,作为中国传统的弦鸣乐器,三弦的历史地位是不可取代的,由于濒临失传,更增加了申报遗产的迫切性。
综上所述,柳子戏的申遗,艺术档案功不可没。
四、艺术档案与柳子戏的生产和剧团建设
综观柳子戏的整个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柳子戏的剧目开发、曲目生产、节目创作离不开对艺术党、按的直接或间接地借鉴、查考;新时期山东柳子剧团的建设也同样离不开艺术档案工作的开展。
4.1 柳子戏作为奠基的“五大曲”——“山坡羊”、“锁南枝”、“驻云飞”、“黄莺儿”、“耍孩儿”——均在元人原曲的基础上加以改动,二次创作而成。没有元人留下的剧目档案与曲目档案(包括当时的口碑档案),就不会有“五大曲”的问世。
4.2 柳子戏的题材来源大多数为各艺术门类如小说、音乐、舞蹈等的、记录在册的创作档案以及民间代代相传的口头传说;具体来说,其剧目多取材于《三国演义》、《水浒》、《隋唐演义》以及民间传统神话故事。
例一:《孔府档案》记载的、柳子戏班经常在孔林演唱的《桑棵记》就是取材于春秋战国时期齐王访无盐的故事;《张飞闯辕门》则取材于三国时期三分天下、英雄辈出的历史题材;至于《白兔记》、《金锁记》、《白蛇传》《孙安动本》等剧目,则直接来源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民间传说,有的现在还可以找到原版,或者蓝本,比如后人整理蒲松龄所创作的、遗存的文字材料的时候,发现他创作的十四种俚曲、三出戏中,《闹馆》就是柳子戏现存剧目《和先生教学》的蓝本;《老翁行》是《墙头记》的蓝本。从《老翁行》的内容来分析:老翁行年八十余,耳聋目暗牙齿无;朝夕冷暖须奉养,一孙一子皆匹夫。”[20]柳子戏的曲词由七字句的上下格式写成,《老翁行》是符合要求的。
4.3作为柳子戏发展的主体力量,山东省柳子剧团是隶属山东省文化厅的省级艺术表演团体,肩负着承前启后、弘扬振兴的历史重任。剧团建设离不开艺术档案的有效利用。剧团组织专业人才成立班子搜集整理档案、资料,编撰出版了《柳子戏系列丛书》(包括《柳子戏音乐曲牌大成》、《柳子戏唱段精选》、《柳子戏史料汇编》、《柳子戏图像大观》)、《张春雷与柳子戏》等书[21],为广大专家和柳子戏爱好者们提供了较为全面翔实的文字、图片资料。
首先,与其他单位或组织不同,山东省柳子剧团作为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生产与建设的事业单位,需要对自身的艺术史、艺术理论有深入了解。而艺术档案是研究艺术史——柳子戏的历史的重要依据,通过搜集、整理、研究艺术档案并形成自己的认识,一方面能提高剧团成员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业务水平与理论素养,另一方面也能利用自己通过学习艺术档案掌握的知识为外人服务,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
其次,剧团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传统剧目的完善与新剧目的开发,而艺术档案是重排、复演保留曲目、剧目的重要依据。如《孙安动本》根据传统剧目《徐龙打朝》改编,讲的是明万历年,太师张从独揽朝政、草营人命,曹州知府孙安三上金殿动本、控诉张从罪行,幼主反将孙安判死刑;定国公徐龙手持铜锤上朝,对幼主责以正义,孙安得到赦免。 再如《打登州》,讲得是秦琼、罗舟反上瓦岗寨的故事,取材于《水浒传》与相关的话本、传说。可见,正是丰富的艺术档案与文献的利用为传统剧目的产生与完善大开方便之门。
山东省柳子剧团近年来还生产了《琵琶遗恨》、《卧龙求凤》、《王昭君》、《李香君》、《柳荫闲话》、《法魂》、《风雨帝王家》等几十出创作、改编、移植的历史剧和现代戏[22],均获成功和好评。而新戏的主要成分和历史依据就是现存的种种艺术档案与民间传说(口碑档案)。
第三、艺术档案还是艺术总结、艺术工作总结的根据,是组织和指导柳子戏工作的基本依据。剧团建设的另一目标是提高剧团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完善现有艺术档案体系,作好现行档案的收集、归档、移交等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功在千秋、利在当代。
柳子戏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家族中的一颗明珠,历经琢磨,光华依旧。艺术档案是人类艺术文明成果的积累,是人类传播于弘扬民族艺术文化的重要信息资源。是研究柳子戏发展史的艺术史料基础,是进行柳子戏总结与柳子戏工作总结的主要依据。希望在艺术档案的有效利用下,柳子戏能“东柳青青,香飘四海”!
感谢赵爱国老师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指导与关心!
[①]《专门档案管理》王英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P143
[③]《专门档案管理》王英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P145
[④]《山东风物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4年 P370
[⑤]《艺术词典》,学苑出版社,1999年 P413
[⑥]《山东风物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4年 P373
[⑦]《档案开发与利用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P332
[⑧]《山东风物大全》,世界知识出版社P
[⑨]《山东风物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4年P370
[⑩] 出自http://shandongliuzixi.com
[11]《封建贵族大地主的典型——孔府研究》P121
[12] 齐鲁晚报 2006-8-13
[13] 档案号:75代与76代衍圣公的《起居日记》,0001-309之一
[14]《封建贵族大地主的典型——孔府研究》P441
[15] http://shandongliuzixi.com
[16] 《专门档案管理》王英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P147
[17]《艺术词典》,学苑出版社,1999年 P413
[19]《艺术词典》,学苑出版社,1999年 P411
[20] 《蒲松龄评传》,马瑞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P149
[21] http://shandongliuzixi.com/info/index.asp?id=2
[22] http://shandongliuzi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