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STEM教育的未来发展路向
 
更新日期:2024-12-19   来源:   浏览次数:33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我们无法完全漠视STEM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所带给教育的影响,各国仍需要科学、技术和工程人才推动社会科技进步。我们不是不要STEM教

 
 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我们无法完全漠视STEM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所带给教育的影响,各国仍需要科学、技术和工程人才推动社会科技进步。我们不是不要STEM教育,而是需要重新审视STEM教育中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及其弊端并及时作出调整。而整合论的视角恰为人文主义融入功利主义提供了可能。因此,下文将基于科学、技术、社会和工程融合的理念,先为STEM教育未来的发展路向提供理念上的“顶层设计”,再以社会性科学议题作为STEM课堂融合人文的具体实施手段开展未来发展路向的探讨。
(一)科学教育人文主义价值取向的融合可能
从三次科学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看,科学教育的价值导向总是在人文主义和功利主义之间摇摆,这两种对立的价值选择在理论和实践上各执一端,此消彼长、此起彼伏。在历史的某个时期,其中一种价值导向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另一种价值导向就会显得相对弱势,但是弱势不代表没有影响。那也就意味着,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其中任何一种价值导向。正是因为这些对立的教育价值在教育中长期普遍的存在,才使我们进一步感到教育价值选择的复杂性和教育主体发挥能动性的必要性。可以说,教育活动就是由一系列矛盾冲突构成的,同时也是由一系列教育价值选择构成的,它是一个蕴含种种矛盾冲突的张力结构[7]。因此在进行教育价值选择时,要对这些矛盾进行分析,运用辨证、系统的方式作出合理的教育价值取向,在教育教学中弱化功利主义的影响,或者说,教育者要在这种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摇摆之间寻求一种适合学生发展的平衡。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平衡不是对人文和功利的折中主义,所谓平衡是不走极端化,不片面强调某一价值取向的压倒性的效果,这也就意味着功利主义带来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目的需要结合人文主义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诉求。
诚然,在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相互对立的二难困境中做出价值选择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于这样一种两难的困境抉择,一些学者在研究中便将目光投向了价值取向的整合上。扈中平(2002)基于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整合的观点来探讨两种价值取向的融合[8]。在科学教育中,面对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科学的人文主义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整合观点,即倡导科学人道主义教育,它的人道主义表现在其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在内容上主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不断地做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9]。科学人道主义以科学理性为基础、以人文发展为方向,摒弃在科学教育中存在的社会适切性和社会功利性的一面,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最终目标。
人文主义内在的教育目的和功利主义外在的教育目的尽管存在相互冲突的对立性,但是从整合论意义上说,这种对立本身就隐含着一种统一性。葛四友在其文章中指出,在功利主义的视野下,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天赋潜能,培养出具有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人才。二是培养出人们欣赏与享受美好事物的能力,即具有过好生活的能力。三是培养出恰当的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10]。因此,由以上各学派学者的论断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功利主义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能够依靠人文主义对自由人性的本质追求来达到两种价值取向的平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人文主义的历史发展也为这样的功利主义教育偏差的纠正提供了历史事实的有力支撑。
(二)整合论视角下STEM教育的发展路向
叶澜教授首开对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的批判,认为我国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实质就是忽视教育的特殊性,忽视个体的价值,忽视人格的培养[11]。反过来思考,价值取向偏差的解决方案就是要重视教育的特殊性、个体的价值和人格的培养。而面对STEM教育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偏差,人文主义教育的整合恰恰能够重拾教育的个体价值和对自由人性的追求。人文主义教育的融入是功利主义教育价值取向下STEM教育寻求价值平衡和纠正价值偏差的有效途径。在STEM教育人文主义的融合上,国内的学者从科学、技术与社会(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STS)这一课程教学理念的角度探析STEM教育的路向,国外的学者则从社会性科学议题(Socio-scientific issues ,SSI)这一课程组织形式的角度对其发展做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在STS的发展基础上,辨析其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提出以科学、技术、社会和工程(Science,Technolgy,Society,Engineering,STSE) 的整合理念作为STEM教育发展路向的“顶层设计”理念,再以社会性科学议题(SSI)作为STEM课堂融合人文的具体实施手段开展STEM教育未来发展路向的探讨。
1.科学、技术、社会与工程(STSE)的发展理念
面对STEM教育呈现出的功利主义倾向,国内的学者将解决偏差的目光投向了STEM的思想源头——STS(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教育,认为从STS到STEM的转变是人一味追求功利和物质欲望的产物,在技术大行其道的现代信息社会中,应强调科学教育中的人文回归。STEM教育应该回归到STS教育所强调的“社会人文”上,对于STEM教育人文主义取向的回归方式是在STS中找到共性,在STEM教育中重拾科学技术与社会中的“社会”这一要素,在关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同时,也应当强调它们与社会环境、人文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而在价值导向上重新回归到STS所强调的人文主义上[12]。但是,STS的教育思想存在历史局限性,其思想源头针对的是上世纪90年代呈现出的科学技术导致的负面影响,例如生态环境问题所作出的对策,而STEM教育是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不可否认现在我们仍面临着生态危机,但生搬硬套STS一味强调对其的回归,便忽视了社会背景的发展变化给教育带来的潜在影响。
STEM教育是一种跨学科整合的模式,它不同于单独一门科学课程、数学课程或者是技术课程,它强调课程之间的融合。在一般科学课程上使用的科学研究到了STEM课程中成为了融科学实践和科学探究于一体的工程设计实践。“工程”学科的内容在STEM课程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它连结了科学知识、数学知识和技术能力。在STEM教育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偏差纠正上,应该将目光更多的放在“工程”领域,而不是过分强调在“科学”或者“技术”领域中对STS人文主义的回归。因此,本文在STS教育中融合STEM教育特有的工程(Engineering)环节,提出整合工程的STS教育,即STSE,试图为STEM教育的人文主义发展做出合理的路向分析。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STEM教育的未来发展路向

下一篇: STEM教育的未来发展路向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