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农业科学 » 正文
浅析水源联调在地下水超采治理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更新日期:2024-12-19   来源:   浏览次数:38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摘要: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省份,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逐年增加,远远超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地下水长期超采已严重制约

 
 摘要: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省份,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逐年增加,远远超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地下水长期超采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展开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治理效果显著。水源来源及其调度运用是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对献县历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河北献县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表水项目为工程实例,综合分析王快水库引水和引黄入冀补淀引水两种水源的特性,根据两水源引水方向相反、引水线路与引水时段重叠等特点,对上述两水源进行联调联动。通过水资源联合调度、优化灌溉制度、水源置换等措施满足了献县项目区的灌溉需求,充分发挥了引水效益,并为后续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1 前言
河北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唯一没有大江大河过境的省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07m3,仅为全国的1/7,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省份[1]。由于水资源承载能力“先天不足”,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逐年增加,远远超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地下水长期超采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2]。解决好地下水超采问题,对于保障华北地区水安全、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长足而深远的意义。2014年,河北省作为全国唯一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在全国率先展开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3]。
献县位于河北东南部沧州市行政区划,属于地下水超采严重地区,2013年全县超采地下5137万m3,深层地下水平均超采系数达1.37[4]。2014年~2016年连续三年实施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表水灌溉项目,由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实现压采地下水的目的[5],同时利用渠系互联,河塘互通等工程措施进行滞洪蓄涝,相机补充地下水。地表水灌溉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内农业灌溉由井灌提升为井渠双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输配水工程、田间低压管道工程、闸涵及桥梁工程等,其中输配水工程涉及输水河渠23条,总长259km,新建重建及维修涵洞31座,水闸25座,扩挖蓄水坑塘11座,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8万亩,铺设田间低压管道868.4km,实现地下水压采量471.1万m³。
2水源情况
献县地表水灌溉水资源主要有两部分,大气降水所产生的地表径流和外来水源。根据献县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当地地表径流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8两月,其它月份极少有地表径流形成,由于7、8月份正值汛期,这部分水量随排涝渠道排走,对农业生产利用价值不大。外来水源现状有王快水库引水、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通水后分配水量。
王快水库水源情况:王大引水工程利用保定王快水库的水源为沧州大浪淀送水,引水线路经曲阳、定州、安国、肃宁、献县、泊头、南皮等县[6],其中献县境内全长40km。献县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表水灌溉项目利用王快水库水源时,经王大引水路线于宋房子处进行献县境内,进入县境后经古洋河、子塔渠到李谢涵洞穿滹沱河北大堤入贾庄河至八里庄涵洞,利用王大引水线路25.4km。根据献县引水资料,引水期分别在三月末和十一月中旬,计划年均引水量1830万m3(县界)。
引黄入冀补淀水源情况:引黄水自河北省界开始经连接渠、留固沟、东风渠、南干渠、支漳河、老漳河、滏东排河、献县枢纽、紫塔干渠、陌南干渠、古洋河、韩村干渠、小白河东支、小白河和任文干渠最终入白洋淀,线路全长398km[7],其中献县境内长40km。。献县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表水灌溉项目利用引黄入冀补淀水源时,经引黄入冀补淀路线进入献县境内,进入县境后向北进入北排河转经献县枢纽、紫塔干渠、陌南干渠,利用引黄入冀补淀线路25.4公里。分配献县分水量1826万m3(县界),分水期为十一月中旬和次年二月,引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浅析水源联调在地下水超采治理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 浅析水源联调在地下水超采治理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